话说,外卖小哥雨天摔跤,平台还要扣钱,这年头送个外卖也太难了吧?
这事儿就发生在2023年第四季度,坐标魔都上海,饿了么小哥李明,辛辛苦苦跑单,结果赶上下雨天路滑,一个不小心,餐洒了,人也摔了。
更惨的是,平台还扣了他当月绩效的10%。
这一下子,李明心里那个苦啊,简直比黄连还苦三分。
你说外卖员容易吗?
一天到晚风里来雨里去,为了那几块钱的配送费,拼死拼活地赶时间。
据统计,他们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遇到恶劣天气,更是全员出动,就为了保证咱们能按时吃上热乎的饭菜。
他们最怕啥?
怕超时、怕差评、怕出事故。
可有些老旧电摩,刹车不灵、轮胎打滑,安全隐患一大堆,简直就是移动的“马路杀手”。
这不,深圳交通运输局在2023年11月就出了新规,强制要求外卖电摩安装定位系统,还要定期体检。
这政策一出,有人叫好,觉得安全更有保障了;也有人犯嘀咕,觉得管得太严,影响跑单效率。
不过话说回来,安全第一,效率第二嘛。
美团外卖也挺会来事,在2024年1月推出了“安全电摩租赁计划”,想租就租,不想租拉倒,看似给外卖员提供了更多选择。
但仔细一琢磨,这租金从每日收入里扣,算下来到底划不划算,还真得好好盘算盘算。
这行里头也有些“幺蛾子”。
有些电摩厂商为了多卖几辆车,就喜欢玩虚假宣传那一套,什么超长续航、超强载重,吹得天花乱坠。
结果外卖员真金白银买回去,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续航缩水、载重不行,跑几单就趴窝了。
北京那边就有媒体曝光了好几起这样的案例,你说这坑不坑人?
咱今天就来扒一扒市面上几款号称“高端”的外卖电摩,看看它们是不是真有那么神。
先说说赛鸽·黑武士T760,这名字听着就霸气。
外观是那种“暗黑机甲风”,棱角分明,看起来挺唬人。
最吸引眼球的是那个高强度碳钢防撞梁,据说能大大提高安全性。
而且它还配备了CBS联动碟刹和TCS牵引力控制,这在湿滑路面上确实能提升不少安全性。
再加上各种智能功能,什么坡道驻车、定速巡航、无钥解锁,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
再来看看立马·极限登峰500,这车主打“载重王”,号称动力强劲。
外观也挺运动,空间也大,400mm的超宽踏板,750mm的加长坐垫,32L的全盔座桶,装货是真能装。
它的电机功率也大,实测载重200斤爬25°的陡坡都不费劲。
这对于经常跑山路的外卖员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还有赛克·领跑N650Pro,这车外观挺骚气,撞色赛道设计,晚上还有七彩迎宾氛围灯,回头率杠杠的。
安全配置也挺齐全,TCS防侧滑、陡坡缓降、大盘联动碟刹,该有的都有。
而且它的续航里程比较长,号称能跑150公里。
这车裸车价2999元,电池还得另买,算下来价格也不便宜。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还得来点实际的。
顺丰同城有个叫王强的骑士,就在重庆山区用立马极限登峰500送货。
重庆那地形,大家都懂的,坡多路陡,对电摩的动力和载重能力要求很高。
王强说,这车动力确实给力,爬坡轻松,大大提高了他的配送效率。
光听一家之言肯定不行,咱还得搞个对比测试。
加速、刹车、爬坡、续航、操控、舒适度,一个都不能少。
测试地点也得多样化,城市道路、郊区道路、山区道路、模拟恶劣天气,都要跑一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这几款电摩的优缺点,看看它们到底是不是真材实料。
话说回来,外卖电摩的未来会是啥样?
我觉得,智能化、轻量化、环保化是必然趋势。
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语音交互、远程控制,这些技术肯定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摩上。
新材料、新结构,也能让电摩更轻便、更节能。
更环保的电机和电池,也是大势所趋。
外卖电摩这行当,想要真正做大做强,还得靠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化。
统一安全标准、统一售后服务、统一配件供应,才能让外卖员用得更放心。
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用户权益,才能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外卖员也是人,他们需要的是一份安全、高效、有保障的工作。
电摩厂商、外卖平台、政府部门,都应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而不是让他们为了多跑几单,就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去冒险。
这才是正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