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残酷的战争,周朝终于推翻了残暴的商朝,正当百姓渴望一个大一统的新王朝时,周王室却选择了“分而治之”的方法,将天下封给了800诸侯,而且这里面的诸侯良莠不齐,就连忠诚的马夫都能得到一片封地自立为王。
自古以来,帝王对于绝对的权力有着极大的欲望,甚至不断去加强中央集权,而周朝却采用了相反的方式,将权力下放给了各大诸侯,周朝难道时傻吗?放着大好的天下不自己留着,非要送给别人。
周朝其实并不啥,在当时如果想要实现真正的统一太难了,就像秦王朝一样,秦为了实现一统,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军队钱粮时间代价巨大,然而秦朝依然没有完全镇压各地实力,反叛势力死灰复燃。秦朝还有强大的军队和严苛的法制,而周朝连这些都不具备,想要统一,并长久镇压属实困难,不如遵循分封制度,削弱各族实力。
分到封地的诸侯对待周王室还是十分尊敬的,不经很多人都是周天子信得过的“自己人”,他们管理国家、供奉钱粮,每年都要去给周天子述职,前期各诸侯相安无事和平相处。
任何事情都是久而生变,这种处境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封地不同,资源不同,习惯也不同,各个诸侯国之间开始进行贸易,久而久之,某些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的升温了,成为了兄弟关系,而因为土地等因素爆发的矛盾也日益增多,诸侯国之间也开始了征伐,不知不觉间,诸侯国的数量居然开始变少了。
周王室的军队数量并不多,因为疆土广阔,周天子根本没有能力去监督和控制诸侯国的发展,只能暂时默许诸侯国之间的对抗,但是诸侯国对周天子依然是尊敬和忠诚的,但是这种君臣之礼可以隔辈吗?
周天子迟早会老去,他的子孙后代能处理好和老诸侯的关系吗?那些诸侯的后代对周天子也会像父辈一样尊敬吗?很难,但迫于制度的约束和其他诸侯国的压力,他们不得已而为之。周幽王虽然不贤明,但他的命令也受到了诸侯的遵循,烽火戏诸侯也体现了诸侯对周天子的态度。
可后来,周王室在大诸侯国面前已经没有了优势,一些诸侯国的势力迅速扩张,很快,军事经济能力就赶超了周王室,对天子也是表面尊敬了,天子已经不可能轻易要自己的性命了,自己也没有必要如此怯懦了,周王室也很懂事,不会为难众诸侯。
后来,问鼎中原事件彻底揭开了周王室的遮羞布,诸侯的野心已经越来越大,已经想要称王称霸了,可王室根本控制不了了。
分封制度肯定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制度,但需要监督和控制,任凭诸侯国发展壮大时绝不可行的,周朝的教训也被后来朝代多学习,秦朝便废除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可谁曾料想郡县制也挡不住反叛的浪潮。
800人互相牵制还好,但是就怕意外
周伐商本来就是挑头联合其它诸侯国一起干的,他不分封出去等着每天在自己的实际控制区内大乱斗?分封出去既能让他们互相牵制,开疆拓土,还能名正言顺地让他们离开原来的控制区!
没有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