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低调豁免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似乎体现出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已经有了坚持不下去的迹象。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已经低调修改税则,豁免了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进口税率,不受早前宣布的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且未指定国家。
所谓没有指定国家,也就是没有指定哪个国家的电子产品,在或者不在税则修改的范围内,而是适用于全球范围。
但全球电子产品最大生产国是哪个国家,地球人都知道,也就不用多说了。
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品似乎突然得到了豁免。
之所以强调只是“似乎”,主要是因为白宫并没有立即回应该消息的置评请求,所以还不清楚这项豁免会持续多久,又或者是什么“技术性安排”。
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这一安排,似乎体现出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已经有了坚持不下去的迹象。
要知道,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虽然非常多元化,涉及的产品也是方方面面,几乎什么都有。
但电子产品在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中所占的份额,无疑是非常大的。
如今特朗普政府豁免了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进口税率,不受早前宣布的所谓“对等关税”的影响。这意味着:特朗普想要通过加征关税,施压中国的威力,直接削弱了两三成。

事实上,在中国积极跟欧盟、东盟、金砖组织加强合作,以及加快构建国内大市场,促进国内消费,以应对美国滥施关税的背景下。
美国就算是对中国实施了无异于“贸易禁运”的政策,但对于中国的影响,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这也给了中国不惧怕跟美国掀桌子的底气。
结果现在,特朗普因为内外压力所迫,不得不再次修改刚刚公布的关税政策,重点是豁免电子产品的进口关税。
基于此,特朗普想要通过关税政策逼迫中国让步的可能性,显然变得更小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特朗普的被迫让步,意味着在这场中美大棋局的博弈中,他已经失去了先机,甚至可能因为这一步的被动而影响全局走势。
因为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一步关键棋的失误往往会导致连锁反应,特朗普的退让不仅削弱了其精心打造的“强硬派”的人设,更让中国进一步摸清了特朗普的底牌,便于我们在后续谈判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而中国则可以借此机会,巩固自身优势,甚至反守为攻。
比如4月13日,美国总统特别任务特使理查德·格雷内尔表示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与中国进行谈判,从而找到摆脱贸易对峙局面的出路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格雷内尔还特别强调:特朗普总统向他们展示了他既能对中国施压,同时又能与中国对话,特朗普是 “谈判大师,但要谈判就必须对话”。
可以说,这句话充分体现出特朗普想要跟中国谈判和对话的迫切心理。
要知道,此前特朗普还一直嚷嚷着希望能够接到中方的电话,摆出一副中国不主动打电话,他就誓不罢休的姿态。
但结果没多久,特朗普政府又改口称,他们对中国施压,只是为了谈判,而谈判就必须对话,这显然就是为了给特朗普下一步的动作做铺垫。
甚至华盛顿的电话已经悄悄拨打到了北京,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