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国都有名额,唯独不给中国和巴基斯坦留位置?中印关系才刚刚稍有缓和,印度此举背后有何深意?这么做会造成哪些影响?
据环球网消息,印度以线上开会的方式,召集了123个国家代表参加由印度总理莫迪主持的“全球南方之声”峰会。这个类型的会议已经是第三次召开了,虽然印度一直对外宣称,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共商国际大事的交流平台,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没那么简单,这个组织俨然成了印度“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手段之一。
从以下两点就能明显看出来,一是参会的人员有蹊跷。印度足足邀请了123个国家参加会议,但是唯独中国和巴基斯坦没有名额,说没有私心恐怕没人会相信。要知道,此前印度将中国视为“假想敌”,处处要和中国“一争高下”。例如,在制造业、信息技术等领域,印度可能担心中国的强大竞争力会影响其本国产业的发展。而巴基斯坦更不用多说,他们和印度交恶已经摆上了台面。不难发现,印度这次摆明了就是把自己“心存芥蒂”的国家排除在外了。也有可能是想拉拢其它发展中国家,达到恶心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目的。
显然,印度是想趁着人多的机会显摆一番,尝试扩大其在南亚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主导地位,及在发展中国家中的话语权,甚至是想“称霸一方”。中国在南亚及印度洋这些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影响力的拓展,可能被印度视为对其地缘政治利益的挑战。不邀请中巴可以减少潜在的竞争对手或不同声音,使活动更能突出印度的领导角色和其倡导的议程。
这种做法也可能是印度在外交上采取的一种策略,旨在向国内民众展示政府的外交成就和实力,增强国内的政治支持。
要知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却因为私人恩怨将中国拒之门外,这在100多个国家眼里非但不能彰显印度强大、具有大国风范的一面,反而透露的是印度不分场合斤斤计较的“小家子气”的一面。然而印度却面临着诸多国内发展问题,如贫困、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印度既希望通过与中国等国家的合作来获取资源和技术支持,又担心在合作中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和挑战。这种矛盾心态也使得莫迪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莫迪是“死要面子”,却没有“里子”。
换句话说,印度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不能光像以前那样做表明功夫,而应该拿出真材实料让大家刮目相看才是硬道理,而虚张声势、恶意诋毁中国的后果不过是让印度自己难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