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东野高级将领刘亚楼作为主事人宴请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这些客人则是刚刚在辽沈战役中落败的国民党将军们。

廖耀湘
本是两方化干戈为玉帛的一场宴会却因廖耀湘的一声怒斥,将这场宴会的结局推向了未知数,但一位神秘人物的现身,又瞬间让整个气氛放松。
双方重回宴席,酒杯相碰之间,是旧世界的崩塌,也是一个信仰的重塑。
增援锦州,兵团陷泥潭1948年10月,此时的国军已然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廖耀湘接到命令,带领辽西兵团的11万大军向锦州增援。
但事与愿违,廖耀湘的兵团在途中就遇到了问题。原本指望空军的支援和重装备的优势,没想到东野的防线布得相当严密。兵团一进战场,就被困在了新立屯。虽然兵力足够,但进退两难,无法突破。
与此同时,国军指挥层的决策混乱不堪。蒋介石要求他无论如何都要攻占锦州,而卫立煌则不同,建议撤退到沈阳保存实力。

卫立煌
中间杜聿明又出来和稀泥,他看出了蒋介石的真实想法,蒋介石是想彻底将部队从东北撤出来,但又想保住自己的脸面,要撤退也要体面一点。
其次已然到了这个地步,可以先试着攻打一下,打不过再撤。

杜聿明
最后蒋介石命令廖耀湘尽可能拿下锦州,拿不下锦州再从海路撤退,这份命令经过五天商讨才送到廖耀湘面前。
然而就是这五天的时间,让嗅觉敏锐的林彪抓住了机会。
东野出击,关门打狗1948年10月,锦州失守后,廖耀湘的兵团被死死困在黑山一带,前后左右都被解放军的部队包围。

林彪
林彪在指挥部接到消息后,迅速做出了反应。他知道,东野的机会来了。锦州的失守意味着国军已经失去了一条重要的撤退通道,而廖耀湘的兵团依然在黑山一带苦苦支撑。如果这时候能迅速压制住廖耀湘的兵团,东野将彻底赢得这场战役的主动权。

林彪立刻下令,全力围剿国军的西进兵团。他调动了九个纵队,展开猛烈的进攻,切断了廖耀湘兵团的所有退路。
同时林彪下达命令:“各纵队不必找师,师不必找团,团不必找营,大家都找廖耀湘就行!”
这个命令下达之后,我军部队奋勇追击,廖耀湘也察觉我军动态,开始向营口方向撤退。

而此时东野独立2师在执行牵制任务,2师的师长左叶接到命令后,立刻带领部队向敌人后方推进。

左叶
经过一番紧张的追击,左叶带领独立2师抓住了几名国军俘虏,从他们口中得知廖耀湘的大部队已经占领了营口。
此时,左叶意识到廖耀湘是要往营口方向撤退,因此他决定不等待上级指示,直接进行追击。

然而独立2师刚刚组建,其部下大部分也是新兵,兵力并不强盛。但是为了防止廖耀湘逃跑,他们还是卯足了劲对抗。
而正是他们强劲的对抗让廖耀湘误以为是遇上了东野的主力军,于是他们又从营口向沈阳方向撤退。
指挥部暴露,戏剧性落网一日,韩先楚部的第三纵队在关口盘查时,遇见了两个十分古怪的人,其中一人身材低矮,皮肤白皙,身上衣服却十分肥大,而另一人身材魁梧,强劲有力,一副练家子模样。

廖耀湘
在解放军进行问话时,身材矮胖的那人只是站在一旁不说话,旁边个高的说两人是做生意的,想要回到关内去。
问话的军官不语,只是看向了一直不说话的那人,并让他把帽子摘下来,那人只得摘下了自己的帽子,露出了白白的脑门,随机军官反问道:“你这是做生意的?”
被质疑之人沉默了良久,咬牙切齿道:“我就是廖耀湘”。

廖耀湘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受到独立2师围堵的廖耀湘一路撤退,之后东北3纵3营在巡查到胡家窝棚时发现了异常,有群众说这里有人拿着枪,还有很多电话。3营嗅到了不同,立马对此地发起了进攻,但却遭到对方极强的火力压制。
密集的火力压制不仅没有让3营退缩,反倒让他们更加兴奋,因为火力越密集越证明对方身份的重要性。

廖耀湘
之后3营又从后方迂回,俘获了不少国民军官,就此廖耀湘所在指挥部彻底暴露。随即我军大批部队向廖耀湘所在指挥部发起攻击。
节节败退的他打到最后身边就剩下22师,廖耀湘见状索性直接与22师师长周璞溜走。
廖耀湘和周璞决定乔装打扮,假装成平民,试图通过敌人的检查点。周璞与廖耀湘一路上小心翼翼,时不时与周围的百姓交谈,以掩饰自己的身份。

廖耀湘
然而一句“矮胖子,白净脸,金丝眼镜,湖南腔,不要放走廖耀湘!”却成了破局关键。
当被要求摘下帽子时,廖耀湘没办法再装作普通人,解放军的军官一眼便认出了他。几秒钟后,确认身份的消息传开,廖耀湘被包围了。
最终,两人被解放军的战士们控制,并开始押送回东北野战军的司令部。
宴席翻盘,一人唤醒全场廖耀湘和周璞被解放军俘虏后,迅速被押送至东北野战军司令部。
廖耀湘作为一名曾经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对自己的指挥能力始终有着极高的自信,他觉得自己打败仗是因为只能听老蒋的,没得选。对自己被俘虏,他定是不服气的,自然也不会给共产党好脸色。

然而,接下来的一切,却出乎他的意料。刘亚楼安排了一个宴会,邀请包括廖耀湘在内的多名被俘的国军将领。
廖耀湘坐在桌前,面对刘亚楼仍然充满了抵触。因为“正统军校”出身的他完全不相信这些“土八路”能有任何值得敬佩之处,

刘亚楼
宴会上刘亚楼首先举杯,微笑着敬了每一位国军将领,言辞恳切且礼貌。面对前几位将领的回应,刘亚楼始终保持着温和的态也有所回应。气氛尚算融洽,但当酒杯递到廖耀湘面前时,廖耀湘狠狠地将酒杯摔在了桌上。
他拍着桌子,语气激动地说:“你们所谓的战术,根本不值一提!我们的大部队还没摆好阵型,你们就开始进攻,根本没有任何战略可言!你和林彪说,我们把部队摆开,重新打!

林彪
此时的刘亚楼依然保持着微笑,他看得出来,廖耀湘依旧心怀不甘,他没有反驳,只是轻轻举杯,对廖耀湘说道:“不是我们不讲战术,而是你看不懂我们的战术。我们以能打胜仗为原则,以消灭敌人有效为目标。就像今天的局面,你不觉得,已经证明了一切吗?”
听到这句话廖耀湘脸色通红反驳道:“你们这群土八路莫非是用了什么巫术。”
刘亚楼只是微微一笑,转身说道:“大家等一下。”说完,他走出了屋外。

刘亚楼
不久后,刘亚楼带着一位神秘客人走了进来。而在场所有人看见来人时,都起身敬礼。廖耀湘也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人是早已在长春“身亡”的郑洞国。
郑洞国是黄埔军校的老生,曾是廖耀湘的学长。履历优秀,是为数不多让廖耀湘叹服的人。

郑洞国
早在几个月前,廖耀湘收到消息,郑洞国已经在长春战役中阵亡,蒋介石还亲自发过声明,号召全体军官向郑洞国学习。然而,此时站在他面前的郑洞国,显然并未死去。
廖耀湘看着郑洞国,心中一片混乱。郑洞国解释道,长春一战,自己无奈起义,但是当他见到解放区百姓过的是什么生活时,便释然了。
“国民党大势已去,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这样打下去也没有意义,不如顺应时局。”

郑洞国
听完郑洞国的话,廖耀湘心情复杂,他深知郑洞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也不是会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被收买的人,他能够这么说,共产党自然也是真有让他信服的地方。
其实廖耀湘自己又何尝不知,自己这次打了败仗也是因为国民党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他一个前线带兵打仗的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国军早有颓势,只是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罢了。
台阶都给摆了,廖耀湘也不能不给面子,于是他起身走到刘亚楼面前,向他敬了三杯酒。为自己的莽撞行为表示抱歉,刘亚楼也没有丝毫怪罪,宴席氛围又重回和谐。

廖耀湘
辽沈战役被俘获之后,廖耀湘在刘伯承的极力推荐下担任了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员,之后廖耀湘又被送往功德林进行改造,又因为表现良好被特赦,晚年受到文革冲击,不幸逝世,终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