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李银桥与江青闹不和,毛主席:写检讨要写我们两个人的名字

漫步时光旧梦 2025-04-09 11:47:36

1952年的时候,毛主席和江青住进了万寿路那边的新六所一号楼。李银桥是主席的随身保镖,自然也一块儿搬了过去。

有天下午,江青没啥事做,就把旁边的工作人员,还有李银桥,都叫到了一块儿,说:“来来来,咱们一起玩玩扑克牌咋样?”

李银桥回道:“行嘞!”

然后,他们把椅子挪到桌子旁边,翻出扑克牌玩了起来。那会儿,李银桥和江青是一伙的,他老能截胡江青想要的牌,害得她好多次都差点儿就能赢。

虽然他们打牌只是图个乐呵,不涉及钱财,但江青对输赢特别在意,这让跟她对战的李银桥感到特别紧张。

接着,李银桥提出想去趟洗手间,让自己冷静冷静。

李银桥一进门,瞅见江青那张脸拉得老长,心里犯嘀咕:“这是咋的了,又不高兴啦?”

李银桥心思不专,打牌时分了心,结果一出牌就搞错了,江青立马就指出了他的错误。本来心情刚平静下来,这下子又乱套了。李银桥接下来的牌越打越糟糕,江青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下一轮开始后,李银桥一开始就打错了一张牌。江青立马站起来,把牌往桌上一摔,大声喊道:“我不玩了!”

站起身要走时,江青直接对李银桥说,算起以前的账来:“你为啥讲我‘避风’呢?”

李银桥一听,吓得猛地站了起来,心里嘀咕:“这下可糟了,她知道了!”

【李银桥与江青闹不和】

“避风”就是说,从江青在延安那会儿起,只要党内一搞整顿风气的活动,她就会找个理由跑到外地去避开。

那时候,全国正在搞“三反”、“五反”的活动,江青又一次跑到外地避风头了。毛主席的贴身秘书徐业夫就问李银桥:“江青她又跑哪儿去了?”

李银桥随口说道:“他去找地方‘避风’了!”

之后,这事儿传到了江青耳朵里。江青性格直爽,还爱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这回李银桥打牌出错,把她给惹恼了,她打算把新账旧账一块儿清算。

李银桥自己理亏,所以没法找借口为自己开脱。

江青瞧他闷声不响,就在屋里头来回踱步。

李银桥只能苦笑一下,心里头挺不是滋味,但又不知道该咋说清这事儿。

江青直接问他:“你说的我‘避风’是啥意思?快讲!你是不是讲过那句话?”

李银桥吞吞吐吐地说:“我确实是讲了那么一句,不过……”

“你咋会那样讲我呢?”

我那时候没多想。徐秘书问我跑哪儿去了,我一不留神,话就溜出口了。

江青怒气冲冲地指责道:“你真是个没心肝的家伙!我之前还在政治上罩着你,没想到你倒打一耙,居然说我‘逃避风头’。”

李银桥赶紧解释:“我真不是成心的,我可没想冤枉你……”

然后,江青接着提起另一桩陈年旧事:“我问你,你为啥要离间我和李敏之间的感情?”

“这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我吩咐你安排车辆去接她回来,你咋就没去呢?

我去了趟那里,不过李敏她就是不肯回家。

“这都是你在背后搞的鬼!”

这个指控我可不接受!

他们争执了有十来分钟,李银桥抬起手,瞅了一眼手表,发现已经快下午5点了,毛主席午睡的时间应该快到了头。

李银桥稳了稳心神,小声告诉江青:“主席马上就要起床了,我得赶去值班室那边了。”

江青明白重要的事情得赶紧办,不想再跟他争执了。她双手背在身后,径直走出了房间。

【毛主席教李银桥写检讨】

李银桥刚回到值班室,毛主席就按响了叫人的铃,他心里七上八下地走进了主席睡觉的房间。

李银桥把一块还热乎的毛巾给毛主席擦了脸,然后像往常一样,给主席泡了杯茶,拿了张报纸,还有一支烟放在旁边。

毛主席正翻看着报纸,这时李银桥小心翼翼地提起,说主席和江青之间好像有点不愉快。

毛主席翻着报纸,随口问道:“你俩咋闹别扭了,咋回事啊?”

李银桥澄清道:“其实是她先跟我闹起来的,我并没有主动跟她吵。”

详细讲讲咋回事!

我跟她说她在“避风头”,她却反过来指责我冤枉了她。

毛主席一听“躲风”这俩字,眼神就落到了李银桥那儿,直接问道:“你到底有没有提这茬?”

李银桥把事情大概说了一下,接着澄清:“我就是那么随口一提,真没想冤枉她。”

毛主席听了后微微颔首,接着又把心思放回到了报纸上,说:“只要没冤枉人就行。还有别的事儿要说吗?”

她竟然觉得我在背后捣鬼,想让她和李敏之间产生矛盾。

那你动手干了没?

“绝对没有!”

毛主席想了一会儿,然后对李银桥说:“我明白了,你去把江青叫进来,我要跟她聊几句。”

李银桥离开房间后,瞧见江青还在院子里不停地走来走去。他赶紧走过去,跟江青说:“江青啊,毛主席现在在卧室里,等着和你说话呢。”

江青瞪了李银桥一眼,甩出一句话:“李银桥,你还真有两下子!”

讲完之后,江青迈开大步,直接往毛主席睡觉那屋去了。

过了三十分钟,值班室的铃声又突兀地响了,这是毛主席在叫人。李银桥连忙快步走进主席的卧室,进去一看,江青已经不在了。

李银桥一进门,毛主席就神情认真地告诉他:“这事儿看来不简单,你得写份反省材料给她。”

李银桥一听要写检讨,心里马上就犯嘀咕了:“这玩意儿咋弄啊?”

毛主席回答说:“你就照着你当时说的那样去写。”

她说我冤枉了她,但我真心没那个念头啊!

那就直接了当点,讲明白你其实没那个打算。

李银桥挠着头,还是不知该咋写:“主席,我书读得少,您再多指点指点我吧。”

毛主席讲:“给我一张空白的纸,我来教你如何规划思路!”

李银桥递过来一张纸,毛主席用手指了指说:“检讨得写上咱俩的名字。第一行,就写主席和江青。接下来,第二行呢,得认个错,说那‘躲风’的话说得不对,得真心诚意地道个歉。然后啊,写个‘不过’来转个弯,把当时的情况和自己的打算说清楚,这部分得多唠叨几句。说到挑拨关系那块儿,你就写你尽力去接了,没接到是你没做好,以后肯定注意……写好了先拿给我看看!”

有了毛主席的指点,李银桥很快就搞定了检讨。写完后,他直接拿去给毛主席审阅。

毛主席瞅完,满意地点了点头,把检讨书收了起来,说:“还行!检讨交了,你就先去中南海避避风头吧!”

李银桥心里直犯嘀咕:“主席,检讨书我都已经上交了,怎么还得让我躲进中南海呢?”

毛主席笑着讲:“她还在生气呢,你只好先去中南海避避风头了。”

李银桥觉得毛主席的话挺有道理,就照着主席的吩咐,拿着被子褥子去了中南海躲起来。

【李银桥与江青和解】

李银桥躲藏了十多天后,毛主席冷不丁地派人给他打了个电话,让他火速回新六所,说有事要跟他谈。

李银桥火急火燎地跑回新六所。一见面,毛主席就笑着跟他说:“银桥,事儿办妥了!江青同志身体不适,已经住医院了。你要是有空,帮我带点东西去看看她,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李银桥心里清楚,毛主席这是想帮他跟江青把关系缓和一下,他便乐呵呵地说:“主席,我懂您的心思了。我这就去张罗。”

毛主席拦住了他,对他说:“别急,先回自己屋里待着。时候到了,我自然会叫你去!”

非得等到好机会出现吗?李银桥心里直犯嘀咕。虽然他没搞懂毛主席的话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回到屋里,等着主席说的那个“好时机”。

过了没多久,大概十几分钟的样子,毛主席喊李银桥去他屋里。李银桥一听,赶紧就过去了。

毛主席告诉他:“刚才江青同志所住医院那边来了电话,特别提到了你,要你接电话。你先在这儿稍等片刻,他们待会儿还会再打过来的。”

没过一会儿,医院那边又打电话来了,李银桥赶紧接起。电话里头的人说:“喂,是李银桥吗?江青那边想要点水果,麻烦你给送一趟。”

李银桥这时才懂了毛主席的一片苦心。他赶紧跑到外面的市集,挑了几斤新鲜的水果,然后就直奔江青住的医院去了。

李银桥推开江青病房的门,发现里头空无一人。就听见洗手间那儿传来冲水声,他便站在门口候着。

过了一会儿,江青从洗手间出来,脸上挂着笑,径直朝李银桥走去,伸出手跟他握了握:“银桥啊,你来啦!”

李银桥笑着回应道:“听说你身体不太舒服,主席让我带点水果来瞧瞧你。”

“来来来,赶紧坐下。”

李银桥把水果搁在床头柜上,随后悠哉地坐了下去。

江青望着他,笑眯眯地说:“你心里对我有啥不满,没问题。但别在背后嘀咕我呀,有啥当面讲清楚,不就结了吗?”

李银桥又一次说明情况:“我并非故意针对你。我心里也清楚,这话对你影响不太好,错在我这儿。”

江青应了声:“日后要是觉得我做得有啥不对,直接跟我说,我不会往心里去的。”

李银桥连连点头答道:“对,没错!”

江青转移了话题,说起别的事儿:“哎,李敏和李讷在学校最近咋样啊?”

李银桥回应道:“挺不错的!”

……事儿是这样的,咱们得聊聊这事儿。原本的情况大家都懂,但我现在想换个方式给你们说说,尽量不用那些重复的词儿。你看啊,这事儿的核心意思没变,就是我把原来的句子拆拆装装,换些新词,让表达更接地气儿。比如说,原本复杂的句子,我就给它简化简化,让大伙儿一听就明白。咱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就直接来干的。每个段落讲啥,我还保持原样,就是换种说法。比如说,原来咋描述的,我现在就用更直白的话再讲一遍,绝不多加啥没必要的内容,原意肯定得留住。还有啊,名字啊、时间啊这些关键的,咱一动不动,就改表达。字数我也控制着,不让它多出来太多。行了,咱就开始吧,争取让你们觉得,这事儿换种说法也挺有意思!……

结果就是,毛主席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李银桥和江青之间的不和。

【结语:】

毛主席特别公正,他的老婆和手下有了矛盾,他从来不护短,也不偏向谁,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站出来当调解人,帮忙把两人的矛盾给化解了。

事后,毛主席的贴身秘书徐业夫这样谈起主席:“主席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都特别严,真是心胸开阔。要是别人,李银桥恐怕早就让卷铺盖走人了。”

2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