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关机构统计的全球汽车保有量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以约3.19亿辆位居全球第一,第二位的美国约2.83亿辆,第三位的日本为7471万-8290万辆。其中中国增长显著,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年增1099万辆,私人轿车占比超94%。同时在人均保有量方面,美国为每千人864辆,德国和日本约为600辆,而中国仅为221辆,从人均保有量的角度说明中国汽车市场仍有较大消费空间。 从汽车销量的角度,2024年中国市场汽车销量为3143.6万辆,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40.9%。第二位为美国,为1595.4万辆,同比增长2.1%。第三位为印度,为496.36万辆,新兴市场中增速显著(+1.7%),且首次超越日本。第四位的日本销量为442.1万辆,受测试造假事件影响销量下滑7.5%。 另一个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是,2024年12月,全球汽车销量为854万台,其中来自中国汽车品牌的份额达到了41%,意味着全球每卖出10辆车,就有4辆是中国品牌。 尽管当前中美之间的关税摩擦为未来尤其是本土汽车产业的出海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但中国汽车市场空间之大和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已有目共睹,有了这些数据作为背景,近日,在上海车展前一天的媒体沟通日上,安波福中国及亚太总裁杨晓明对包括与非网在内的众多媒体做出如下发言也就不难理解,“一年以来,安波福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战略正在加速落地,充分展示了安波福在推动深度国产化,完善在中国自主可控的生态链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打造有竞争力的自主可控的生态链,是安波福在华立足之本。”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喊出“在中国 为中国”的口号,足见中国市场对于全球企业的重要性。如何在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大环境下更好的服务好中国本土市场和本土客户,成为很多国际品牌接下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安波福也是如此。
推进本土化 完善生态链杨晓明表示,“我们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加速推进核心物料完全国产化,比如我们的铜台、塑料粒子现在已经达到100%的本地化,芯片和一些电子器件在前两年我们的国产化率也翻了两番。从研发到制造,从技术到生态,安波福不仅是本地化方案向全球输出的领跑者,同时更是中国汽车工业打造自主可控生态圈的重要贡献者。” 从具体的举措和团队建制上,一方面安波福不断加大在软件方面的投入,包括2024年7月在上海嘉定成立中国的软件中心,2024年8月在江苏常熟启动建设安波福技术研发中心。“接下来我们还将同步落地中国的数据中心和测试中心,构造一个本地的数据采集,本地的算法、训练,本地的场景验证,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让我们的技术创新真正融入中国的汽车产业。”杨晓明如是说。 从产品和技术开发角度,杨晓明提到,“2024年10月我们战略投资了智驾科技,共同开发本地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我们会覆盖从高速领航到城市通勤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全场景的需求,让驾驶辅助系统从高端专属走向人人共享。我们还将投资建设主动安全产品线,为每一辆搭载安波福辅助驾驶技术的车辆提供最可靠的、最安全的保障。”跟随中国汽车市场和技术趋势从战略层面的重视,到具体的战术部署,能否更好的服务本土客户,取决于对中国汽车产业及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源于伴随中国汽车产业成长的老牌企业德尔福的基因,安波福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该公司主动安全与用户体验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唐海宜分享了几点: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将实现全国重点城市广泛覆盖。伴随端到端模型的广泛应用,这点已成定势,这里唐海宜指出,“要释放NOA的全部价值,需要满足两个安全的必要条件,那就是技术可信和系统可靠。只有这样才能够加速社会认可和规模化落地”;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革命快速发展。唐海宜表示,“车端侧的部署,并融合云端大模型的车云协同,这样一种部署模式将成为未来的技术趋势,为我们带来更加安全、实时、可靠的用户体验”;基于One-SoC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将迎来规模产业化应用。因为在降低系统成本和效率优化,以及跨域协同包括软件定义汽车、提升用户体验等技术方面的优势,跨域融合的解决方案已经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接下来将迎来规模化的应用。“相较于分离式的功能域方案,融合方案还有一些非常核心的关键点需要应对和解决,包括功能安全实施性保障以及算力的分配和扩展,以及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的跨组织协作。”唐海宜介绍,“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我们依然坚信One-SoC的仓驾跨域融合的解决方案将是汽车智能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SDV趋势之下需要更加高效的云原生软件开发平台。上面提到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应用也将颠覆整个传统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带来的一个趋势就是软件定义汽车的价值和重要性被更多的认识到。唐海宜提到,“软件定义汽车对于软件开发的模式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例如敏捷开发而实现快速迭代,持续集成,持续部署软件和硬件的解耦开发,容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以及数据闭环等等。面对这些新的挑战,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支持,我们需要云原生的软件开发平台,通过车云一体化完成软件开发、部署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过程。”这里,唐海宜强调,“软件定义汽车这个过程不可逆转,我们必须直面挑战,以软件为标尺,完成从以硬件为中心,向以软件为中心的转型”;48V方案成为重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关键技术路径。因为48V技术绝非简单的将电压升级,而是对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底层进行重构,带来的是涵盖整车的电源线束设计、芯片硬件平台设计、功能及性能的测试工艺,以及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的一次广泛的重塑;拥抱芯片国产化。“这里的芯片国产化指的是从芯片设计到工具链以及全流程的制造工艺,包括最后的测试体系等,涵盖全产业链的国产化,将是一个趋势”,唐海宜表示。 上面提到汽车产业的一个关键技术趋势是软件定义汽车,而安波福之所以能够提供整车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和SDV数字基座,也是因为其在软件方面的前瞻性布局。这其中安波福在2022年收购的风河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是其“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的积极践行者。
谈到软件业务的本土化进展,风河开物高级工程总监段鲲称,“我们的Studio平台成功实现了本地部署,经评估,基于这套平台,客户的开发效率可以提升25%;其次,我们在中国推出了全部由中国本土团队开发和打造的实时操作系统虚拟化平台,这一平台技术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高性能、高实时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同时聚焦新兴行业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包括引入全新的工具链和构建系统,打造本土供应链等;此外,我们也充分拥抱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