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只要你熟读历史,那么你对当代社会发生的大部分奇人异事,都不会感到惊奇。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很多事情在历史上其实已经出现过,你不能说一模一样,可大致的脉络是相似的。

其实这也符合科学的解释,大数据时代,只要你的样本量足够,那么事情重复发生的概率就很大。而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5000多年来文化传承一直没有断绝,而且大部分重大事情,都在历史书上流传了下来。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的故事,现在属于众说纷纭的状态,有人说是为了炒高股市,有人说是为了把短期债券置换为长期债券,也有人说是为了制造业回流。可是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态度是亮出来了:奉陪到底。作为一个擅长计划的民族,我们其实早就有应对的策略,你们要打什么牌,我们无非就是从牌库里找到计划要打的牌,扔出去而已。这源自于我们5000年文化传承的底蕴,也源自于我们的文化传承,春秋时期的老祖宗,早就玩过这一套了。
典籍里的关税:儒家三圣对于贸易是怎么看待的?我们是一个儒家思想培育出来的社会,那么儒家思想是反对商业行为的么?其实并不是的,儒家三圣孔子、孟子、荀子对于商业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把春秋战国的列国纷争当成全球视野的国际关系,从而延伸出一系列的儒家商业理论体系。
比如《礼记王制篇》就有记载,孔子主张通过轻税政策吸引商人,原话是这么说的“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以惠百姓”。什么意思呢?减轻关税,为商业流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孟子也有过类似的表述,甚至把商业逻辑形成了一个原始、质朴的经济学理论,那时候孟子把跨国贸易叫做什么?通天下之义,讲究天下分工,《孟子滕文公下》里面就谈过通工易事,也就是每个地方都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市场交换来互利。
到了荀子时期理论就更加完整了,经济思想是荀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是先秦历史上第一个,从整体上对经济制度进行系统分析的思想家,他提出的“富国裕民”的理论主张,其实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提出来的跨国贸易、分工合作的主张。
当时,我们的老祖宗们已经把春秋战国的列国纷争,放在国际视野下来看待了,当时已经提出了合作共赢、国际分工合作的概念,当然,受制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影响,我们老祖宗的理论还显得质朴,可是毕竟很早之前,我们就有了这方面的概念,正所谓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徒。
美国的争夺贸易港口:老祖宗早就玩过了全球贸易的一部分,除了关税还有港口,4月10日美国的国防部长表示,他们正在收回巴拿马港口。为啥会这么着急呢?因为港口是全球贸易的一部分,只要掌控港口,就能掌控贸易的流通。

春秋晋国、楚国争霸的时候,就经常通过掌控贸易路线、资源要道来打击对手,楚国曾封锁南方铜矿资源,限制青铜(战略物资)流入中原;晋国则利用中原诸侯联盟,限制楚国获取北方货物。泛舟之役这个典故,大家听过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内陆河道水上运输事件,这其实充分说明了交通要道的掌握,对于物资流通的重要性。
开启关税大战,老祖宗早用过了关税壁垒这件事情,春秋战国时期屡见不鲜。战国时期,秦国控制崤函通道,对东方六国商旅课以重税,间接削弱其经济活力,当时的秦国经历商鞅变法之后,采取了重农抑商的策略,那么为啥要提高关税呢?

答案是为了保护秦国的工商业,山东六国的手工业进入秦国,被加上关税之后,在秦国的售价就会大幅度上升,那么秦国人自然就习惯性使用秦国的物品。这个就跟美国说的,利用关税壁垒,重振美国制造业的说法是一致的。
一方面,让你的货物卖不出去,另一方面,保护了秦国的手工业,这其实跟现在国际社会的关税壁垒是同一个逻辑,我们老祖宗早就玩的非常溜了。
粮食战争:日韩粮食危机的样本管仲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第一个发动经济战的人物,鲁缟之战曾经被无数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所研究。齐国丞相管仲通过经济手段削弱鲁国。他鼓励齐国高价收购鲁国特产“鲁缟”(一种细绢),导致鲁国全民弃农织缟。待鲁国粮食生产荒废后,齐国突然停止收购鲁缟,并封锁粮食贸易,迫使鲁国陷入饥荒,最终臣服于齐。

然后,齐国故技重施,通过高价衡山国的兵器,诱使其放弃农业生产。随后齐国联合其他国家停止与衡山国贸易,导致其经济崩溃,不战而降。战国末期的秦国,也用过类似的手段对付韩国。
那么当前国际社会的美国,曾经用过这种经济战么?对我们用过,我们没上当,对日韩用过,日韩上当了。仅仅就白菜种植面积(泡菜原材料)来说,韩国在2003年种植白菜8796公顷,到了2023年直线下降至3995公顷,是韩国不需要种植那么多了么?

不是的,大部分土地都拿去建厂了,制造工业化产品出口所获得的利润,远远大于种植白菜和粮食,这就导致韩国现在的粮食严重依赖于外部进口。其实日本也有这方面的趋势,只不过被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所掩盖了。
历史上强国的手段:贸易你以为WTO是西方首创么?真的不是,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葵丘会盟”么?历史上可能会说这是齐国称霸的标志,可是大家别忽略了葵丘会盟的核心内容:葵丘盟是农业治水化“益”,农商治法“益”化,“无遏籴”是大农商法文化传承之盟。
什么叫做无遏籴,就是不要给粮食的跨国贸易设置障碍,你们可以打仗,但是粮食交易必须进行,为啥?因为打仗属于诸侯争霸,不要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格局,我们可以争霸、可以吵架,但是不要抬高物价,要让庶民们有饭吃。
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宗的格局。经常有人说儒家思想如何如何,可是很多人都不清楚儒家思想的真正内核是什么,儒家思想的内核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几千年的文明,教育我们不是要跪下听话,而是告诉我们,从历史典故中吸取养分,从而实现自己的强大。
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说:先辈未曾低头,吾辈岂敢弯腰。
先辈未敢低头,君辈岂能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