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年龄和性别,可能在悄悄影响你的痴呆风险!

老康的笔记本 2025-04-23 04:58:38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年龄和性别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健康?最近,一项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给了我们一个新提示: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科学家发现年龄、性别、荷尔蒙变化和遗传因素,都会影响血液中与痴呆症相关的“信号物质”(专业术语叫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别急,这些听起来复杂的东西,我会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给你讲明白!

研究是怎么做的?

科学家们找了513名痴呆症患者和513名健康的人做对比,研究他们的血液样本。这些人平均年龄64岁,研究持续了17年,期间采集了三次血样,测量了三种“信号物质”:

神经丝轻链蛋白:神经细胞受伤或死亡时会跑进血液里,就像大脑的“求救信号”。胶质酸性蛋白:细胞忙着修补损伤时释放出来,像是个“维修工”的标记。磷酸化tau 181:跟阿尔茨海默病中“淀粉样蛋白堆积”有关,算是大脑里的“麻烦制造者”。

然后,他们对比了这些信号在不同年龄、性别、遗传背景和更年期阶段的表现,结果还真有点意思!

发现了啥?1. 年龄越大,“警报”越响

研究发现,年纪越大,这三种信号物质的水平越高。比如:

神经丝轻链蛋白:50岁的人平均每毫升10皮克,75岁涨到25皮克。胶质酸性蛋白:50岁时每毫升45皮克,75岁飙到140皮克。磷酸化tau 181:50岁时每毫升0.5-1.5皮克,75岁变成2-3皮克。

简单来说,年龄就像个放大器,让这些“警报”越来越明显。这也提醒我们,随着岁月的流逝,大脑健康可能需要更多关注。

2. 男女有别,信号不一样

你猜怎么着?男性和女性的“警报”表现还不一样:

女性血液里的胶质酸性蛋白更高,可能跟激素有关。男性则是神经丝轻链蛋白占优势,可能是生理差异在作怪。

这不禁让人好奇:难道男女的大脑在面对痴呆风险时,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3. 遗传是个“加分项”

如果你家里有人携带APOEe4基因(一种跟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挂钩的基因),那你的tau蛋白和胶质酸性蛋白水平可能会更高。这就像天生带了个“风险放大镜”,让大脑的警报更容易被触发。

4. 更年期也来凑热闹

对于女性来说,更年期前后的差异也很明显。还没到更年期的女性,胶质酸性蛋白水平更高,研究者猜这可能跟性激素水平有关。激素一变,大脑的“维修工”就忙起来了。

这对我们有啥用?

这项研究最大的亮点是:未来我们可能通过一次简单的抽血,就知道自己的痴呆风险有多高!是不是很酷?早点发现问题,就能早点采取措施,比如调整生活方式、关注饮食和运动,甚至是找医生聊聊预防方案。

不过,研究也有局限性——参与者主要是欧洲血统的人,所以对其他人群的结果可能会有差别。但不管怎样,这些发现都给我们敲了个警钟:年龄、性别和遗传,都可能是大脑健康的“幕后推手”。

你可以做点啥?聊聊家族史:你知道家里有没有人得过痴呆症吗?家族史是个重要线索,不妨跟爸妈唠唠嗑。关注自己:年龄和性别我们改不了,但了解这些因素,能让我们更有动力去保护大脑。保持好奇:科学在进步,血液检测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健康风向标”。你愿意试试吗?最后想问问你

你的年龄和性别,可能已经在悄悄影响你的健康。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血液里的这些“信号物质”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有机会做个检测,你会去试试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或者跟家人朋友分享这篇小科普,看看他们怎么看!

大脑健康,从了解开始,别让这些“警报”悄悄溜走哦!

参考资料:Stocker, H., et al. (2025). Association of Nonmodifiable Risk Factors With Alzheimer Disease Blood Biomarkers in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in the ESTHER Study. Neurology.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