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全红婵在墨西哥世界杯的合影近照,我终于明白为何跳水队这次只给她报名一项的原因了。
曾经,那个14岁的“跳水仙女”像一朵云一样轻盈地跃入水中,几乎不溅起一丝水花。而如今,这张合影里的她,有了明显的不同。
01从照片中不难看出,全红婵过往苗条纤细的身材已经不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不断发育,她的肌肉轮廓明显粗壮了不少。
这个变化对跳水来说,真的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巅峰期已经过去了。”全红婵在镜头前说得坦坦荡荡。
这话听着刺耳,但却是跳水运动的残酷现实。
那个东京奥运会上,以五跳三跳满分、总466.2分的惊人成绩创下女子10米跳台历史最高分纪录的神童,已经长大了。
如今的她,已然18岁,从青春期的开始走向了尾声。对于普通女孩来说,18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
但对于跳水这项“吃青春饭”的运动,她已经算是“老将”了。
身体的变化,给动作的完成质量带来了更多的阻力。
体重的增加、重心的改变、肌肉比例的变化,这些对于跳水这种极度依赖身体控制力的运动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02想想看,一个运动员需要从10米高的平台一跃而下,在空中完成精准的旋转和翻腾,然后几乎垂直入水,这对身体的掌控要求有多高?
哪怕体重增加几公斤,肌肉线条略有变化,都可能影响入水角度,影响那个曾让世界惊叹的“水花消失术”。
国家队的教练们当然清楚这一点。
因此,这次墨西哥世界杯,跳水队只给全红婵报名了10米台单人项目,没有再安排双人项目。
这是对她现状的尊重,也是对她体能的保护。
报的项目越多,隐患就越多。专注一个项目,能让她集中精力,减少体力消耗,降低受伤风险。
有人或许会感到遗憾,那个曾经像精灵一样的小女孩,为何不能永远保持那种完美状态?
但这恰恰是体育的魅力所在,也是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
出道14岁的全红婵,这两年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巴黎奥运会后,她的体重增加了,动作也有些变形了。
她没有像以前那样拼命训练,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压着自己跳。她变得勇敢了,她勇敢地承认:“我已经尽力了,我也想尽力保持。”
03在跳台跳水运动中,女性运动员在青春期后面临的身体变化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像郭晶晶、吴敏霞这样的跳水名将,也都经历过类似的调整期。她们最终能站稳脚跟,靠的是技术的精进来弥补身体条件的变化。
专注单项赛事,能让全红婵集中精力提升个人技术,减少体能消耗,也有助于她更好应对身体变化带来的压力。
其实,从东京奥运会至今,全红婵已经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她已经收获了太多荣誉。
如今,她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自己,调整技术动作,找到新的平衡点。
不出意外,这次10米台单人冠军属于陈芋汐的可能性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红婵的光芒已经黯淡。
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成熟、更加理性的运动员。她不再是那个被无限期待的“天才少女”,而是一个正在努力与自己身体变化搏斗的真实运动员。
为了自己的事业,只有管住嘴,加强锻炼,减肥减脂,才能更上一层楼,
是不是嘴巴馋的后果
[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