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笔记:龙虎山上拜天师,天降冰雹有法旨,不伤庄稼护农时

区区一只路人甲 2022-08-11 10:42:42

雹神:龙虎山上拜天师,巧遇雹神李左车,不降庄稼降沟壑

这是一篇关于冰雹之神的聊斋故事。

话说王筠仓来到楚中任职,准备前往龙虎山拜访天师。王筠仓刚在湖边登上小舟,就有一个使者驾着小艇来到舟前,请舟上仆人向王公通报相见。王公从船舱里出来,发现眼前的使者身材十分修长魁伟。使者从怀中掏出天使的名帖递给王公说:“家师听说有贵客临门,所以特意派我前来恭迎大驾。”王公对天师未卜先知的能力感到惊讶,对龙虎山更加神往,心中的诚意也跟着上了一个数量级。

天师十分隆重地接待了王公。在天师身边伺候的,衣着打扮,胡须外貌,都比较奇特,与平常人有很多不同之处,之前领王公上山的使者,也站在一旁作陪。闲聊间,王公向天使打听起了使者的身份。天师笑着说:“这个人其实和先生是老乡,难道先生不记得了么?”王公想了一会儿,实在想不出有这么一个老乡,于是向天师请教使者的真实身份。天师笑着说:“这就是凡间所说的冰雹之神李左车。”王公闻言,恍然大悟,急忙正容向使者行礼。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天师对王公说:“刚才左车向我禀报,过一会儿他要去下冰雹,准备先失陪一会儿。”

出于好奇,王公问道:“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下冰雹?”

“山东章丘。”

章丘正好挨着王公管辖的地域,下雹子会影响当地百姓的收成,于是王公离席,请求天师能法外施恩,免去这场冰雹。天师回答说:“这是天帝亲自下的圣旨,有业绩考核的,恐怕不好违背。”为了当地百姓,王公请求天师想想办法。张天师考虑了一会儿,对李左车说:“一会儿你去章丘的时候,把冰雹下在山谷里,不要损坏庄稼。现在有贵客在咱们这里做客,等会儿你开的时候,动静小一点儿,不要惊扰了贵客。”

李左车低头受命,从客厅走到院子里。李左车施展法术,脚下开始有云烟升腾,很快就铺满了他所站的地面。过了一会儿,李左车缓缓驾云而起,先是超过了院子里的大树,然后又超过天师府中的阁楼。李左车刚过阁楼屋顶,就听霹雳一声,李左车驾云径直向北腾空而去。整个房子都被霹雳声震得晃动起来,桌上的锅碗瓢盆也被震得东倒西歪。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王公震惊地问道:“神仙飞行的时候,都会有雷霆之声相伴随么?”天师笑着说,刚才在李左车临出发的时候,我就叮嘱过他动作要小点儿了。不然,他从院子里直接腾空而去,声音会更大,离开的速度也会更快。”

王公从龙虎山离开后,记下拜访天师的日期,派人去章丘打听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一天,果然下起了大雨冰雹,但庆幸的是百姓受灾不严重,因为冰雹大多都落在了山谷和沟渠里,田地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颗。

小评:本文是一篇夸奖天师道的文章。自老子创立道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两千多年里,不断发展的道教诞生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最后经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积淀,最终形成了两大有影响力的派别,即全真道和正一道。

全真道讲究丹道内炼,认为修道的精髓在于性命双修,其创始人是王重阳,在金元时期诞生。正一道以“正以治邪,一以统万”为核心理念,主张斋醮符箓、降神驱魔。正一道可以上溯至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张道陵自称被太上老君任命为“天师”,因此正一道又名天师道。正一道的道场在龙虎山上清观,历代天师都由张道陵的后人担任。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说得有些远,回到聊斋雹神的故事主题。王公去龙虎山拜访天师,在身旁作陪的是雹神李左车。在王公与天师觥筹交错的时候,李左车受到天帝旨意,要去章丘下冰雹。因为章丘离着自己管辖的地方很近,王公担心伤害庄稼,就向天师求情少少下一些雹子。因为之前有泾河龙王不按圣旨下雨被天帝斩首的事情,天师自然不敢答应王公的请求。但王公的面子还是要给一些的,于是天师命令李左车下冰雹的时候,把雹子降到山沟里,尽量不伤害庄稼。就这样,李左车下冰雹获得了两全其美的结局。

李左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的孙子,陈胜吴国起义揭开反秦的序幕后,六国遗民也纷纷起兵造反。李左车辅佐的是赵王歇,被韩信用“背水一战”之计打败后投降韩信。为了削弱韩信,刘邦将李左车调到太子身边辅导兵法。韩信以谋反之名被诛杀后,李左车辞官归隐,最终在老家去世。根据民间传说,李左车死后被封为“雹神”。

其实,《雹神》故事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天师和李左车的关系。本文中,李左车明显是以龙虎山弟子自居的,但他在天庭又属于有编制的正式神仙。天师是天师道的正统掌门人,按理说主管的是人间的事情,但天师不仅能对神仙施加影响,还能使唤神仙为自己做事。可见天师道在天庭,其实也是有不小影响力的。天师在天庭甚至也有可能有兼职。或者本届天师,有可能是某位天界大佬的转世,所以堂堂雹神才会心甘情愿地受其驱使。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原文:本篇故事原文见聊斋志异卷一雹神,因原文过长,就不写在正文里赘述。如果读者对原文内容感兴趣,可在网上自行查询阅读。

声明:《聊斋志异》是由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鬼怪故事小说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聊斋,指的是蒲松龄的书斋,志是记载的意思,异则是灵异怪异的意思。因此聊斋志异翻译成白话就是作者蒲松龄在自己的书斋中记录的关于鬼怪灵异的文章。市面上关于聊斋的版本较多,小编阅读的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聊斋志异(全3册)》一书,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文言翻译和故事讲述。由于小编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小编虚心受教。

聊斋笔记节选

聊斋奇谈:赶路客商半夜投宿客栈,不顾忌讳睡灵堂,不幸遇上灵异事件

聊斋奇谈:官员住宅风水犯煞,地下三尺老妪作祟,老夫人惨遭横祸

聊斋故事:书生神游壁画中,散花天女来相拥,梦幻泡影终是空

聊斋奇谈:课外补习有风险,秀才庙中苦读书,山魈半夜来捉人

聊斋故事:光天化日鬼压床,女鬼艳福实难享,臭味熏天吐断肠

聊斋异闻:长安县中安老翁,荞麦田中斗妖怪,虽死犹生魂常在

聊斋异闻:江边淳朴打渔郎,人鬼相交情谊长,水鬼成神不相忘

聊斋奇谈:为给小儿挣彩礼,老翁使出神仙索,蟠桃园里偷仙果

聊斋奇谈:邋遢道人巧施三清妙法种梨树,吝啬小贩自食恶果有苦说不出

聊斋奇谈:崂山道法世无伦,裁纸为镜月黄昏,广寒仙子下凡尘​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