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清朝历史杂谈43-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如今的你我只能遥望那片冰雪连天的美丽黑土?
(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倘若存在不当之处,还望联系予以删除)
(本文共计 2600 字,阅读完毕大约需要 8 分钟)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近现代历史上,满清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放弃领土最多的是哪个条约吗?答案是公元1858年所签订的《瑷珲条约》。
在这一次让人难以面对的失败谈判中,满清失去了自己所谓“龙兴之地”东北地区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被迫认可40万平方公里土地由清朝和俄国共管,且又在两年后的《中俄北京条约》中彻底将这所谓共管的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所有权完全割让给俄国。

你坐着,他站着,怎么可能呢?
换言之,一次失败到无以复加的谈判,最终使得满清丢失了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这到底是一次怎样背景下的谈判?这个祸害日久的条约的内容到底是怎样的?如今,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让我们静下来心,回望这个条约的内容,找寻历史尘封的记忆。
·封禁两百年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满清入关以后,对于自己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一直是将其进行封禁的状态。
康熙七年,是为公元1668年以后,清廷对东北实行长期封禁政策,以至于辽河平原以北以东地区人烟寥落。为何要封禁?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是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满清眼里,日日提防着汉族官僚与知识分子,封禁东北准备被撵下台以后能够回到自己的老巢遁隐。
但是,你满清要封禁,经不住河对岸的俄国人起了歪心思。
俄国自从十八世纪以来,就一直利用清廷对黑龙江以北地区的漠视,加速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侵占。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沙俄未享有五口通商之利,所以心有不甘,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一世便于道光二十六年,也即是公元1846年,任命穆拉维约夫在黑龙江区域进行大规模移民。
大约在1850年左右,黑龙江流域北部和滨海地区已是俄人天下。
言及此就不得不多说两句道光,这位图画上看着瘦骨嶙峋的老迈皇帝,不仅仅眼光浅短,更是用自己的无能数次演绎了闭关锁国之下的所谓帝国模样的丑态,没有高瞻远瞩的视野,让满清这艘大船逐渐开向无尽的深渊。虽说满清的灭亡似乎也是当时无法改变的历史宿命,但是让普通民众承受了百余年的痛苦,便是自道光帝当政时期正式开启。
道光帝之后,他的继任者咸丰,更是在历史诸多巧合的情况下成就了让人无法直视的慈禧,如同噩梦一般萦绕在华夏大地长达半个世纪。
咸丰三年,是为公元1853年,前文提及的那位穆拉维约夫继续在黑龙江北岸进行殖民。当时太平天国席卷中国南方,严重威胁满清的统治,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威胁北京,而俄国则虎视眈眈,坐收渔利,出兵所谓“调停”声称要“助华防英”,以此威胁中国放弃大片领土,从而成为最大赢家。
·趁虚而入
而对于俄国当时所摆出的姿态,便是典型的“趁虚而入”与“趁火打劫”。
清俄两国自清朝早期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来,长期以格尔毕齐河、外兴安岭为限,此份协议签署后中国人对约好的边境线便不疑有他。
但自道光以来,俄国开始越界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展开扩张,在庙街等地建立多处军事据点并非法移民,而清朝方面则因为边防僵化,与旷日持久的封禁政策令东北地区人口空虚,地处更加苦寒的外东北地区更甚,这也给了俄罗斯人可乘之机。当然,本质原因还是以道光为首的满清既得利益者,心中日日想的是如歌防范汉族知识分子,忽略了对于国际疆域上的边界认知。并且,毫无现代外交知识与外交理念的情况下,疏于对于黑龙江沿岸的边防措施,导致道光与咸丰年间,失去实际控制权已经变为无法变更的现状。
鸦片战争之后,俄国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一改尼布楚条约的态度,加快侵略黑龙江的脚步。事实上在《瑷珲条约》签订之前,清廷已经对黑龙江中下游,特别是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丧失了完全控制权。
·内容字字血泪
公元1858年5月28日,是为清朝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而当时俄罗斯使用的儒略历是1858年5月16日,此时的清朝正陷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泥潭中,距离咸丰帝带领着家眷们西逃还有两年的时间。

斑驳印迹下的历史记忆
当时的所谓大清帝国黑龙江将军奕山和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在瑷珲,也即是如今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签定了破坏力影响至今的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
此条约内容规定: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俄国。这片土地的面积有多大呢?基本上与如今法国的面积差不多。
2.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上游东南一小块地区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这片地区,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总共为3600平方公里,您不必怀疑,这里现在叫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大小的土地,在日后的经营中完全丧失掉。
3.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允许中、俄两国船只航行。这里总共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虽说在当时的《瑷珲条约》被搁置,但是两年后的中俄北京条约,确立了其完全归属俄国,并且此间尚未提及库页岛的归属,若包含库页岛,则面积不止40万平方公里。这40万平方公里什么概念呢?如今的德国也才35万平方公里,您这样一比较,大概心里就有数了吧。
·他还在挑衅
《瑷珲条约》条约签订后,俄国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报喜城”,音译的名字即是布拉戈维申斯克,由此以庆祝条约成功签订。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二世特颁嘉奖,以表扬签约有功的尼古拉·穆拉维约夫,同时晋封他为阿穆尔斯基伯爵。
条约签订后,清朝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奕山签订条约之后,清政府没有批准《瑷珲条约》,还处分了奕山等人。但因为帝俄对条约涉及领土业已实际控制,该条约在后来的《中俄北京条约》中最终得到了确认。这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被俄国霸占,至今似乎早已经失去了呐喊一般的哭声。

历史不容忘记
俄国人会对自己所谓的入侵抱有愧疚吗?显然不会,他们不但不愧疚,还在毫无保留的挑衅。
2022年,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海兰泡举行《瑷珲条约》签订164周年庆祝活动。人们在街头纪念瑷珲条约巩固阿穆尔河,这所谓的阿穆尔河也即是咱们得黑龙江,其目的旨在巩固在左岸地区作为俄罗斯领土的地位。当地的学生以及全俄青年军等向纪念碑献花。市长奥列格·伊马耶夫说“我们对祖先的责任是保护我们祖国的历史”。
这就是咱们走过的每一步,历史留下的难啃骨头,至今让人们消化不良,无法回望。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再看《瑷珲条约》对于当今中国的影响,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谈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