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泸州六张近八十年前的老照片,一段泸州的流金岁月

星瑞谈过去 2025-03-26 13:26:46

泸州老照片搜集颇为棘手,清末民国时除洋人传教记录外,本地人鲜有意识。新中国成立后,虽有人记录泸州,但相关资料依然稀缺。

沽酒客知晓部分照片留存海外,虽是佳音,却力不从心。照片价格高昂,有的高达3000元一张。若我财力雄厚,尚可购回,奈何囊中羞涩,实为憾事。

幸得俊熙贤弟分享翻拍图片,虽清晰度欠佳,但略作修复,实属不易。今日首次分享六张,技术有限,望大家能喜欢。

我命名首张为“长江畔坟头嬉戏童”。约摄于40年代,疑为小河街。此地为墓地,有墓碑,非乱葬岗。奇的是,一童坐于坟头嬉戏,无畏。未知此童今安在,或许已近百岁。

接下来的三张照片展现的是如今的钟鼓楼花园路,此地昔日为体育场。民国时期,它曾是泸州的广场与公园,后改建为体育场,据字迹辨认,应名为新运会场。

绿化尚佳。遗憾的是,此照片为日军轰炸后的钟鼓楼,钟楼之钟损毁未修,仍悬民国徽章,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沧桑。

此为民国时期泸州白塔,古朴韵味十足,较现今维护更显风味。它又称泸州报恩塔,传为南宋官员冯楫为纪念母亲所建,意在教化泸州百姓尽孝。

然而,我认为此传说略显牵强。冯楫乃虔诚佛教徒,若深知其生平,或许观点会有所不同。他不仅于泸州建白塔,亦曾修大佛,其资财似乎尽耗于此。

冯楫,字济川,号不动居士,遂宁人,生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118年中进士,1143年任泸州安抚使。1149年升从三品敷文阁直学士,1152年甲子月朔日卒于泸州任上。

冯楫晚年深信佛教,身为宋朝高官与虔诚居士,他积极参与佛事,捐巨资修庙塔、刻像碑、镀金佛像。在泸州任上,他支持佛教,捐资建白塔一层及造像,于妙高山举行佛事。

此外,泸州昔日称北塔而非白塔或报恩塔。泸州人念作白塔,或因泸州方言中白与北发音相近。至于报恩,虽孝道可嘉,但为母此举于当时,高官亦需谨慎,免遭贬谪,不如投资地方建设。

因此,最合理的解释应是他出于信仰而建。现今,泸州人更倾向于相信报恩塔背后的传奇故事。

忠山顶上矗立着忠山牌坊,亦是泸县政府现今所在。这弥补了四十年代泸州作为泸县时,县政府办公地点不明的空白,照片证实了其位于忠山,解开了长久以来的谜团。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