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情商密码,十六个字,现在知道还不晚

谁的情感大放送 2025-03-29 14:52:55

作者 :儒风君 · 彩霞满天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文学价值,更是能在诸多方面发掘出价值来。其中,隐藏在各个情节中的十六个字“情商密码”,即是其价值的体现。

生活中,所谓情商,背后承载的是人内心的涵养与智慧。拥有高情商的人,一言既出,人格魅力即倏然散开。

01

出言有尺

在《红楼梦》中,说宝钗出言有尺,无人出其右。

宝钗出身于“珍珠如土金如铁”之家,稳重大方、举止端庄,是典型的大家闺秀。

很多人认为宝钗城府深、心机多,其实,宝钗作为住在姨妈家的客人,只能“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宝玉把宝钗比作杨妃。一向通情达理、谨慎措辞的宝钗,唯一一次罕见地发怒了。

要知道,在历史上杨贵妃声名污秽,是有名的“红颜祸水”。如果换做林妹妹,不止是梨花带雨,恐怕一下子就要气晕过去,得宝玉赔多少不是、说多少好话?

对于有道德洁癖的宝钗,被宝玉这样失礼至极的随意轻薄,完全触犯了道德底线,当然会勃然大怒。

然而,宝钗毕竟是宝钗。

面对人格上的羞辱,她想了一下,冷笑着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

宝钗短短的一句话,既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又对宝玉进行了有力地还击!

说话,林语堂先生有十六字箴言:“要说得巧,要说得少;言多必失,语多必败。”真正的智者,都懂得说话的诀窍。

宝钗特别懂得人情世故,出言有尺、极有分寸。在十分生气的情况下,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说出伤害他人的话。

02

嬉闹有度

有一次,看戏的时候,王熙凤为了讨贾母开心,突然抛出一个问题:“这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看像谁?”

大家心中自有答案,但是都知而不答。

因为在古代,戏子的地位在九流之下。对于出身尊贵、家世显赫的黛玉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这时,湘云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我知道,是像林姐姐的模样儿。”

毫无疑问,这句话激怒了黛玉,气得她愤然而去。

湘云看似心直口快、言辞直截,其实是缺乏分寸感。

真正有教养的人,都会在乎别人的感受,不会让别人下不来台。

同样是嬉闹,宝玉心里像明镜一般,害怕伤害到黛玉。他选择了“看破不说破”,保持沉默。

宝玉作为荣国府玉字辈的嫡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每次宝黛二人发生矛盾,宝玉都是赔着笑脸。左一个林妹妹、右一个林妹妹,极力哄黛玉开心。

他的“你们把极小的事情说大了。我便死了,魂也要一日来一百遭”“你要打要骂,凭着你怎么样,千万别不理我”,都体现了对黛玉的深情。

周国平说过:“分寸感,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清醒认识自己的位置,然后做出合适的举动。”

宝玉与黛玉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嬉闹有度,非常照顾黛玉的感受。两人心灵相通,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成为古典文学中最动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03

做事有余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当家二奶奶,以八面玲珑、聪明能干著称。同时,又“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水浒全传》里说:“人命大如天。”意思是:生命像天一样宝贵,有关生命的事情都事关重大。

王熙凤心狠手辣,直接、间接涉及好几条人命,有尤二姐及腹中的胎儿、贾瑞、鲍二家的、张金哥与守备之子等。

其中,贾瑞之死令人感到可悲、可怜。

按伦理道德来讲,贾瑞确实不该打王熙凤这个“嫂子”的主意。

胆大无脑的贾瑞为爱痴狂,“一万个心眼子”的王熙凤,却在心里盘算着“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王熙凤假意迎合,像花猫戏鼠一般,一手设计了“相思局”。

第一次,王熙凤私下设下圈套。寒冷的夜晚,贾瑞在荣国府西边穿堂准时赴约,被王熙凤放了鸽子。

第二次,人称“女曹操”的王熙凤,在贾蓉、贾蔷的帮助下,用了偷梁换柱之计。贾瑞不但又冻了一夜,还被泼了满身大粪。

整日被爷爷贾代儒关在书房里的贾瑞,像个花痴,哪能看懂王熙凤设的“相思局”?

最终,贾瑞相思成疾、病入膏肓,跛足道人的“风月宝鉴”也没有妙手回天之术。

《周易》有云:“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告诉我们德行的重要性,人品才是一个人最终的底牌。

王熙凤做事不留余地、又辣又狠,落了个“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下场。

04

说话有德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谈茶的章节特别多,尤其是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妙玉深谙茶道,有人赞叹她的茶具是稀世之宝,有人看到她对于水的选择啧啧称奇。

贾母带着刘姥姥到栊翠庵品茶,妙玉对待贾母是投其所好,对刘姥姥却是极其厌恶,可谓天壤之别。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

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从二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妙玉颇费心地款待荣国府的老祖宗。不但特意准备了老君眉和去年的雨水,而且说话恭恭敬敬、彬彬有礼。

反之,面对乡下老婆婆刘姥姥,妙玉嗤之以鼻。

贾母喝了半盅茶后,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

妙玉看见了嫌脏,杯子不要了,还说:“若是自己用过那杯子,砸碎了也不给那村妇。”

有人口吐玫瑰,妙玉却像是口吐蒺藜。

人常说:“小事看人心,细节看人品。”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妙玉,不与世俗合流,自称是“槛外之人”。

在“妙玉奉茶”这个桥段里,使我们看到了妙玉世俗的一面。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妙玉作为出家人,缺乏应有的淡泊与慈悲,修行还在路上!

古人说,言为心声。具备高情商的人,总能做到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具有如斯情商,再加持向善向好的本性,必能时时刻刻让身边的人如沐春风。做人做事,自然会是顺畅无碍。

0 阅读:4

谁的情感大放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