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马克龙为了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以及争取中国支持结束俄乌冲突,曾多次公开表达想要访华的意愿。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就在3日,马克龙访华的日期终于公布。
据中新网4月3日发布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日宣布:应中国领导人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同一天,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宣布:经中欧双方商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4月5日至7日访华。
细心地人应该都发现了,外交部在宣布这两人访华的日期时,所用的话术明显不同。对于马克龙的访华,外交部宣布的是应中方的邀请;而在宣布冯德莱恩的访华日期时,说的却是中欧双方协定。一般来说,其他国家访华的惯例是宣布受中国的邀请,马克龙的访华通报就是这样。此外还有最近的马来西亚外长访华,在外交部的通告里写的也是应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邀请,马来西亚外长赞比里将于3月28日至29日访问中国。对于这种明显的区别对待,可能会有人说,马克龙和赞比里都是属于一个国家的总统或外长,而冯德莱恩是一个组织的主席,与他们情况不一样。然而,去年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访华通报里写的也是受中方邀请,今年的东盟秘书长的访华通报里写的也是受邀。也就是说,在其他国家访华通报中,只有冯德莱恩一人是与其他人不同的。通过这个细节,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对冯德莱恩的态度与对别人有点不同。
其他国家或组织领导人访华都是受邀,而冯德莱恩却是经双方协定,难道冯德莱恩是不请自来?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信息表示是或不是。但有一点却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冯德莱恩的确不受中国人欢迎。作为一个欧洲国家的反华急先锋,近年来,冯德莱恩多次发表对华强硬言论,特别是俄乌冲突之后,她也多次将中俄捆绑在一起,在国际场合予以抨击和指责。3月31日,冯德莱恩在欧盟智库发表的一场演讲中还表示,欧盟不希望与中国“脱钩”,但需要平衡与中国的关系,降低欧盟对华关系的风险及对中国的依赖。在这篇演讲稿中,她用词激烈,在对华问题上也毫不留情。同时,她还暗示,欧盟可能会放弃《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努力,呼吁欧洲对中国采取“更大胆”的态度。这也就意味着,冯德莱恩其实是主张欧盟能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更值得注意的是,冯德莱恩正在竞选新一任的北约秘书长。近些年,北约已经将中国列为了预设敌人,而她有意竞选北约秘书长,表明她至少是赞同北约的这一做法。可见,冯德莱恩对中国来讲,不见得是一个朋友。通过这些来看,中国不欢迎她也是情理之中。
尽管中国并不欢迎冯德莱恩,但既然她同马克龙一起前来访华,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也不会将她拒之门外。虽然冯德莱恩对华态度存在一些问题,但马克龙近期却十分赞赏中国。马克龙十分赞赏中国的“和平方案”,他表示中国的努力是积极的。希望冯德莱恩在这次访华中,能多了解中国的情况,不要再发出一些不知所谓的言论。同时,也希望中欧关系能继续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