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段视频,很是令人感慨。
一位年迈老人,生病躺在床上……

视频题目:
老人说要是有个儿子成绩不好该多好。
下面说明:
老人有俩个儿子,大儿子博士毕业去了美国,
二儿子国防科大毕业留在了……
视频很快成了爆款!
点赞、转发、比心均10万+!评论近6万!
为何一段视频,如此深得民心?
因为,它触及了一个人人关心的痛点:
养儿到底为什么?
养儿到底为什么?多数人并未深想,
嘿嘿,俩人结婚,然后生子,顺理成章的嘛。
至于你问“到底为什么?”
天下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有些事情呢,做了就是做了啰。
管它为什么呢?
传宗接代,天伦之乐,人人如此啦!
可是,真到儿子长大成人,父母年迈力衰那一天,
问题凸显出来了!
正如视频中躺在炕上那位老人,
当此时也,心里正翻江倒海呢:
与其养一个挺有出息却又照顾不了自己的儿子,
莫如养一个虽没出息却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儿子!
类似感慨,我的母亲也曾有过。
1982年,父亲因为脑溢血去世,
第二年,承蒙组织关心,杨乔詹越,调来北京,
母亲随同他们一道来京。
从此,一起同住几十年。
由于老詹工作越来越忙,担子越来越重,
对母亲的关心,也越来越粗,越来越少。
母亲曾经感慨,
与其养个当官的,不如养个当炊事员的儿子!
母亲此话,是当着我的面说的,
我听后,低下了头,无地自容!
还记得35年前,刚到北京不久,
看到《中国妇女报》有一征文,
我们怎样做父亲?
咦,这不是一练笔的好机会吗?
于是写了篇《先做人,再成才》寄去。
未隔几天,登出来了:

文章随手写来,几乎一气呵成。
没承想竟得了“一等奖”,领取奖金800元!
这在当时,并非小数,真把俺给高兴坏了,
立即找到杨乔,详细汇报,她亦喜出望外。
二人商量,到商场买了到京后第一个书柜,
摆在家中,反复欣赏,真兴奋了好一阵子。
老詹这篇文章,胜在立意不错。
养儿到底为什么?答案是,先做人,再成才。
先琢磨养一个踏实做人的儿子,
再考虑养一个能够成才的儿子。
因为,对父母而言,
儿子即使再有才能,还得与其品行相乘,
二者得出的结果,才是父母需要的结果。
倘若其才能是一百,品行却等于零,
那么,两两相乘,结果为零,
你这儿子呀,算是白养了!
老詹这个意思,曾经反复讲过。
那年曾在经济日报特刊发表文章,
取一题目《望子成虫》,反《望子成龙》其意而用之也。
文中写道,
举目四望,我们周围,个个家庭,家家父母,
都是不惜血本,拼命投资,欲将子女培养成“龙”。
然而,老詹的想法,却不大相同,
我只希望,我的儿子,哪怕是条“虫”,
但是,只要他能够孝顺父母,这儿子也就沒有白养。
我的想法既简单,又实际,
父母养儿子,当然要他孝顺父母,
否则,辛苦一辈子,养他来干吗?
基于此,教育儿子,首先必须得孝顺,
当然,还得要正直,善良,诚实,勇敢,
至于儿子长大以后是否成才,能否成“龙”?
这就得看儿子造化,看他有没有那个“命”了。
倘若没有,运气不好,或者自身能力不足,
并不要紧,做一个既孝顺,又正直善良诚实勇敢的人,
这也不能算是白养了吧。
一个非常孝顺爹娘的儿子,
即使是条虫,不也蛮好吗?
老詹的这个观点,似可作为上面视频之注解。
老父亲这两个儿子,显然都挺有出息。
有出息,并没有错,总比没有出息好吧!
但是,你那两个儿子,
品德到底如何?能够孝顺爹娘吗?
如果能,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
他们也会千方百计,相尽办法,孝顺爹娘的!
如果不能,那么,
儿子有受大出息,
等于零,白养了!
走笔至此,本该结束,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既然老詹大力提倡要“先做人,再成才”,
那么,你养的儿子詹越,对你如何呢?
儿子对我如何?
我还真没想过。
不过,前些日子,老詹因为新冠“阳”了,
曾经紧急送至协和医院急诊,
整个过程,均与儿子儿媳有关,
感兴趣者,不妨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病中情(点击取可阅读)
文章中,儿子儿媳对老爸的关心,
均有详细描述。
老詹不禁感慨:
此番看病,儿子儿媳,真是上了心了!
如果不是当天坚持叫我上医院,还不知会出现什么后果?
每天,儿子儿媳那么来来回回地接我送我,掺上扶下,像照顾孩子,
没有半点怨言,没有丝毫不耐烦,
……
过去,曾以为儿子是个马大哈,平时工作太忙,也不经常电话问候,
好几天了,来个电话,问,爸妈,怎么样啊?
只要报了平安,便说好的好的,就这样吧!
没想到,关键时刻,儿子儿媳竟是如此细心,如此关爱他们的长辈!
每天接我送我时,看到他们疲惫的面容,一声一声地咳嗽,
我的心里,只觉得有些发酸,又暖暖的……
我将这些详细记下,希望让孙女孙子看看,
他们有怎样的爸妈,
今后,他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的爸妈!
如果说收获,这也算是此番患病一个意外收获吧!
最后,想到一顺口溜,
算是此文的结束语吧。
养儿到底为什么?
首先为的是爹娘!
爹娘你都不孝顺,
还能指望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