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俄伊关系的法律与战略基础**
尽管俄伊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但该条约**并未包含军事同盟条款**,不同于俄朝之间的“准同盟”协议。俄方强调,条约仅涉及军事技术合作,而非直接军事支持。这意味着俄罗斯可能通过武器研发或防御系统升级间接协助伊朗,而非直接出兵。

2. **俄罗斯的务实外交策略**
俄乌冲突尚未结束,俄罗斯需避免同时卷入中东战事。其表态旨在**平衡对伊关系与自身战略利益**,同时不刺激美俄谈判(如俄乌停火议题)。有分析认为,俄方此举可能是在向美国释放缓和信号,以换取美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让步。


3. **对伊朗的影响**
伊朗保守派原本期望俄伊联盟能共同对抗美国,但俄方的声明可能削弱其谈判筹码,迫使伊朗在即将到来的美伊间接谈判中更谨慎。 伊朗已提升浓缩铀丰度至60%,接近武器级水平,显示其以强硬姿态应对美国威胁。

4. **地区与全球博弈**
若美伊开战,俄罗斯虽不直接介入,但可能通过加强伊朗的军事技术能力(如防空系统)间接制衡美国,避免中东格局彻底倒向西方。中方则明确呼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核问题,强调政治对话是唯一出路。

结语
俄罗斯的表态并非单纯“抛弃盟友”,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战略选择:既避免直接卷入冲突,又保留对伊朗的间接支持空间。美伊谈判的结果将决定局势走向,而俄罗斯的角色仍可能随利益需求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