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养生,建议做好这3件小事!

痴旋评社会趣事 2025-04-04 18:21:03

2025年4月4日20时49分

我们即将迎来清明节气

清明

是我们重要的传统节日

更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时节

01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春回大地,草木萌发,空气清新明澈,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古人将清明三候分别为: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桐始华”,意思是白桐花开始绽放;“田鼠化为鹌”,田鼠像鹌鹑似的在田地里奔竞觅食;“虹始见”,雨后的天空常能见到彩虹。

此时,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一说。

02

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

清明节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相传,为纪念春秋时期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人们在每年寒食节这天不生火做饭、吃冷食、祭扫坟墓等。

而上巳节,也称为三月三,则是魏晋时人们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到水边洗涤以除灾祈福(祓禊)、踏青、荡秋千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和上巳节的许多习俗被融入到清明节中,最终,成为如今这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结合踏青、放风筝等民俗活动的传统节日。

不仅如此,清明更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节气,其习俗蕴含着许多中医养生智慧。

03

清明节气养生

建议做好这3件小事

1.饮食调养:清淡为主

清明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时令蔬菜,清热解毒、健脾祛湿。

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益阴,利肝。山药、小米等食物也有助于健脾养胃,可适量摄入。

2.清明食艾:驱寒除湿,升发阳气

清明时节,阳气升发与阴雨潮湿交织,人体易受寒湿侵袭。《黄帝内经》强调“春夏养阳”,艾叶性温味苦,恰能驱寒除湿、升发阳气,不仅能艾灸,还能食用。

现代药理证实,艾叶富含:

桉叶素:呼吸道天然抗菌剂(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糖类:提升血清溶菌酶活性40%。硒元素: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

食用青团、艾叶米糕等艾草制作的食品时,要注意避免与寒凉食物(如螃蟹)一起食用,阴虚火旺者(舌红少苔的症状)应减量食用,尤其孕妇慎用。

3.运动调养:柔缓为主,避免大汗

清明时节,气候宜人,是户外运动的好时机。

外出踏青,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放松身心,符合现代“森林浴”疗愈理念。放风筝等习俗,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并有效缓解眼部疲劳。还可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阳气过耗。

清明祭祀扫墓,缅怀先人,难免悲伤,建议适当舒缓情绪,保持心情愉悦。祝大家度过一个文明、绿色、安全的清明节日。

0 阅读:0

痴旋评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