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建成后,狮子洋通道继续紧张建设中,现在不少人已经开始期盼深珠通道能够早日完成立项和开工建设!
深珠通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公铁两用超级工程,以 47 公里的跨海长度和复合交通设计,正成为重塑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深珠通道
深珠通道的公铁两用创新设计和对深圳、珠海交通的深远影响,将深刻改变大湾区的要素流动与经济版图。
一、公铁两用设计:技术突破与战略价值深珠通道采用 “西桥东隧” 的立体布局,桥梁段上层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 100 公里,下层为 4 线铁路(含深珠高铁和深珠城际),其中高铁时速达 350 公里,城际铁路时速 200 公里。
深珠通道
这种 “公路 + 高铁 + 城际” 的复合模式,使通道总通行能力较单一公路提升 40% 以上,年货运量可达 1.2 亿吨,客运量超 1 亿人次。
与国内同类工程相比,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主跨 1092 米,而深珠通道主跨达 1666 米,创造跨海公铁桥新纪录。其公铁合建的设计节省建设用地约 2000 亩,减少填海面积 30%,显著降低生态影响。
二、公铁两用有非常多的优势!1、资源集约与效率倍增
公铁两用设计使单一通道满足多元交通需求,避免重复建设。以深中通道为例,其单向公路投资达 460 亿元,而深珠通道以 408 亿元实现公路与铁路双功能,单位里程投资降低 25%。
通道内高铁与城际铁路的差异化运营,可实现 “高峰时段铁路分流、平峰时段公路主导” 的动态调控,预计通行效率提升 30%。
2、产业协同与经济辐射
公铁联运加速要素跨区域流动。深圳前海与珠海横琴通过通道实现 1 小时通勤,两地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 15%,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珠海高新区规划建设 “深珠合作示范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预计带动沿线新增产业空间超 500 万平方米。
深珠通道
3、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工程采用 “绿色建造” 技术,如深中通道的环保疏浚工艺,减少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影响。
公铁合建减少 30% 的海上作业面,降低施工期污染物排放。运营期铁路运输碳排放较公路降低 70%,助力大湾区 “双碳” 目标。
三、深珠通道对深圳与珠海交通的颠覆性变革1、时空压缩与通勤革命
深圳前海至珠海高新区的通行时间将从 2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两地高铁日均班次达 120 对,实现 “早出晚归” 的同城化生活。
2、物流升级与枢纽重构
深圳港至珠海高栏港的集装箱运输成本下降,时效提升,推动 “深圳港 + 珠海港” 组合港模式落地。珠海中心站(鹤洲)作为深珠高铁枢纽,将衔接广珠城际、珠机城际,形成辐射粤西的 “米” 字形铁路网,预计年旅客吞吐量达 3000 万人次。
深珠通道
3、区域协同与战略链接
深珠通道串联前海、横琴、南沙三大自贸区,形成 “黄金三角” 闭环,2023 年三大片区 GDP 合计超 2.8 万亿元,物流成本降低。
深圳西丽站作为深珠高铁起点,将衔接赣深、广深港等干线,强化深圳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
深珠通道
深珠通道的建设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大湾区深度融合的催化剂。其公铁两用的设计,将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推动 “轨道上的大湾区” 从蓝图迈向现实。
随着 2025 年前期工作的全面启动,这座超级工程有望在 “十五五” 期间推动建设,并在未来建成通车,届时深圳与珠海将形成 “半小时经济圈”,大湾区东西两岸的协同发展将进入新纪元。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先把深圳进展缓慢甚至已经停滞的项目加快进度就谢天谢地了,比如说东部过境高速,清平,宝鹏快速,深圳外环剩余未开通互通式立交等等。
深珠通道已经批准开工了吗?深珠通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工?期待深珠通道早日开工,早日打通深珠两岸交通瓶颈!
加速贫富分化
填海吧!移俩座四川的山,这样四川也不会为山所困扰,湾区也不会因海而发愁。
货你妹,能让货车走
珠三角已经开发到极限了,国家有那个钱不如搞粵海遂道。把海南岛做大做强,比深珠更有前途。
绝对太浪费资源了!根本不绝对的资源浪费,根本没有需要必要。就是某些人可以赚钱的工具。
能回本吗
深珠通道,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