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每当六代机出来试飞,都会有个话题被提及,也就是轰20啥时候出现?对于这样一款被给予厚望的重要装备,已经销声匿迹多年,到现在甚至开始让军迷们怀疑轰20是不是下马了。

而这两天有人将去年官方军媒《航空知识》发布过的空军副司令员王伟中将回复轰20的内容给翻了出来。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确定,轰20隐身轰炸机项目并没停滞或者下马,而是一直在优化当中。

并且王伟中将言之凿凿的说新一代战略隐轰不存在瓶颈,很快就会量产。不过如今已经过去一年时间了,空军下一代空中作战平台都已经试飞两次,轰20仍是看不着一点身影,究竟军迷们还要等多久,才能等来下一代战略隐轰。今天咱们就结合相关论文资料,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二、轰20会被成飞六代机替代吗?
2016年时任空军司司令员的马晓天,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空军正在研制新一代轰炸机。到现在已经过去九年的时间,怎么说都该看到轰20长什么样子了。可是直至今天,轰20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状态,军迷们多多少少都等急了。

很多人都觉得自从去年年底成飞与沈飞,首飞了下一代空中作战平台后,轰20出不出现似乎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单就说成飞的下一代空中作战平台,大有挤占新一代战略隐轰生态位的意思,无论是“三发布局”带来的超高推力,还是又大又长又深的弹仓,带来的超凡卓越的载弹量,无不给人一种成飞的下一代空中平台是轰炸机的既视感。

不过也有军迷觉得成飞的下一代空中作战平台,虽然具备轰炸机的性能,但是其替代不了战略轰炸机,充其量可以替代一下中型轰炸机。

我个人也觉得成飞的那个新战机无法替代轰20,他在携带了大量空射高超音速武器,战术巡航类空地武器的情况下,其实有点像是无尾飞翼版本的轰6K。所能完成的无非是一些超视距空地打击,对第一或者第二岛链的目标实施火力压制,同时成飞新战机的低可探测性以及超音速巡航能力,令其会比轰6K更拿得出手,战场生存能力更高。

不过成飞新战机为了确保自身隐身能力,一般不会在体外加挂类似鹰击21这种重型的反舰导弹。所以成飞的新战机可以替代中型轰炸机的生态位,但是没办法完全替代,这样一来它更没办法替代战略轰炸机了。

战略轰炸机玩的是什么,是恐怖的威慑力,打击范围加航程数据,至少要可以覆盖美国本土,这样它就拥有对美国本土发动战略攻击的能力,这才是战略轰炸机的根本,也是成飞新战机无法替代战略轰炸机的核心。

其实不妨将成飞新战机跟轰20之间看做是相互补足的关系,比如说让成飞新战机为轰20护航,进一步提高轰20的生存能力。二者毕竟拥有同级别的隐身性能,轻易不会被敌人发现,即便被发现了,成飞新战机也可彻底暴露自身吸引火力,掩护轰20继续完成任务。

像美国的B2和B21之间,就没办法寻求战斗机护航。他们往往为了隐身效果最大化,需要独自外出作战,不被发现还好,一旦被发现,那就无处可逃喽。

既然成飞新战机替代不了轰20,那么就等于说空军还是有必要研制出一款全新的战略轰炸机来。只要需求一直存在,那么轰20项目便会持续推进下去。但关键问题是轰20项目还要推进多久?

三、轰20还要多久才能现身?
轰20最早是在2016年传出的消息,那会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远没有现在高,所以有没有可能初代轰20的技术水平,不具有前瞻性。就比如说战略隐轰的关键技术隐身涂层,16年那会咱们或许采用的是跟B2同样的喷覆型雷达涂料,可吸收的雷达波段较为单一,涂层厚度往往接近两厘米厚,导致机身重量显著增加。对当时航发还不先进的我们来说,是个不利影响。

且喷覆型隐身涂料易脱落也是个不得不重视的大问题,像美国B2,飞一个小时,就需要长达114小时的雷达隐身涂层的维护。并且飞机还需要停放在恒温机库内,保障涂料的稳定。

所以2016年的轰20,以九年后也就是现在的目光去看,已经十分落后,完全不像歼20那样,到现在依然是五代隐身战斗机里的佼佼者。

此外这九年时间里,我们取得了大量先进的技术成果,可以支持轰20的性能达到更高的指标。还是拿隐身涂料来举例,前些天咱们不是刚聊了军工用3000年前的丝绸提花织造艺术,创造出可以吸收8-26吉赫频谱中90%以上雷达波的新型隐身图层吗。

除了这个还有国防科大的大宽带轻质柔性超材料吸波体,实现了P波段与L波段的覆盖,可以有效反制敌人用来对付隐身战机的米波雷达。

四、轰20为何迟迟不出现?
估摸着军工看到了技术发展速度之快,于是着手将当年轰20研发时,因材料、技术等问题而不得不降低的性能指标重新给改回来,又或者是将一些必要的性能指标给进一步提高。

对于当下空军来说,轰20至少要满足跨洋打击的需要,还要保持极低的雷达探测性能,确保轰20可以突破现代防空拦截网络,对敌实施穿透性攻击。

而要同时做到这两点,以2016年的技术水准,军工很难在轰20的身上实现。之所以强调轰20跨洋作战,是因为我们不像美国那样在海外有很多空军基地可以充当前沿军事基地,我们的轰20只能从本土起飞,起飞点要么放在东北那嘎达,要么放在上海、杭州那块。

向北或者向东跨越万里空域,将“邱小姐”的子子孙孙送到敌人的土地上,这一来一回少说接近两万公里的航程,还要求飞行过程里不能被美军的卫星以及宙斯盾等美制雷达探测系统发现。很难想象轰20的设计指标会有多高,整个飞机的造价只怕也会不菲。

并且空军还将面临着轰20性能取舍的抉择,比如说要不要坚持使用跟美国B2一样的无尾飞翼式构型,如果用,那么在携带空射高超音速武器的时候,飞翼构型存在较大的缺陷。如果将导弹塞进飞机内部,那么机体必须要加长增厚,这样一来战略隐轰还会具备超音速飞行性能吗。这种抉择十分考验空军对未来战略威慑方向的把控。

五、总结?
轰20到现在都没现出真身,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是一件好事。说明轰20正在不断的变强,朝着军迷们期盼的上万公里航程,百十吨载弹量,高马赫飞行极速,低油耗,低可探测性的方向发展。

2016年我们或许无法支持轰20达到想象中的高度,2025年至2030年里,以我们现有的科技水准,肯定能够将一款满足所有人的期盼,同时带给敌人无尽恐惧威压的轰20战略轰炸机给拿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