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形势,襟江带海,譬如于人,背腹手足之势完,水陆扼要之险备,无事则四患于未萌,有事则守险以保境,所谓罗盘(岭)、毗耶(山),皆邑之屏翰也。”

二战末美军航空测绘临高周边地形图
临高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
隋大业三年(607年),始设毗善县,县治在今临高东英墟(镇)北1-2公里处的那在村(这个村已经不存在了),属珠崖郡。

康熙临高县志县城图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毗善县为富罗县,属儋州;并析富罗县新设临机县,属崖州,县治设于马袅乡临鸡村(这个村也不存在了)。开元元年(713年),临机县改名为临高县。

光绪临高县志县城图
南汉乾和十五年(957年),富罗县废,其地并入临高县与义伦县,临高县治改迁于富罗县旧治。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临高县治迁于英邱都。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县治移于莫村(即今址),以河为池,未建城垣。

国民政府广东省陆地测量局测绘临高县
明正统八年,按察使郭智檄文临高知县徐瑄,委其整备城防,徐瑄垒石为城,周六百丈,高一丈,谯楼门濠俱备。弘治十四年(1501年),黎族人符南蛇于儋州七坊峒起义,儋、崖、万三州十县内黎族纷纷响应,义军围攻临高城四座城门,知县林彦修和指挥张诩率军死守,广东当局自雷州调兵两千来援退敌。两年后,知县林彦修重建因战事而毁坏的城垣。

70年代临高县
正德年间,知县周让、梁高相继修砌,增高城墙至二丈三尺,开设东、西、南三门。到正德年末,秋雨引发洪水,三座城门皆被涌塞,知县吴大裕创建北门(旧有北门,但因弘治年间的战事被塞废)。

1990年临高县志 临城镇示意图
嘉靖二十八年,知县陆汤臣重建门楼。嘉靖四十五年,增建东、西月城,题额曰“东安”、“西阜”,又置东西两关。万历八年,县丞黄思德移北门于西巷。

临高县城范围示意
清康熙四十四年,城内士民以县治前南门不利于民生学校,请移建于学宫之前,以培文运。当政者许可,遂移建,取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