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育方式都在鼓励孩子勇敢地向父母表达爱意,也让家长要回应孩子的爱。打那是被沉闷的工作挤压着,回家后常常没有机会和孩子交流。但是很多孩子都知道父母的辛苦,平时都是贴心的小棉袄。
7岁女孩考99.5分回家后大哭,妈妈看完扣分题目,忍不住大哭
琳琳是一名一年级的孩子,今年七岁了。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繁忙她常常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所以非常的文静。
父母从未在琳琳跟前表达过对她的喜爱,而琳琳没有人教,也不擅长对父母说爱。而父母眼里的女儿是懂事安静的。于是这样沉默地爱在琳琳的试卷发下来后“攻破”了。
琳琳的成绩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在家长看来孩子不用教导,就能有优异的成绩,说明孩子真的很聪明。作为一直满分成绩的琳琳,才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因为一个错别字,才被扣到了99.5分,这让细心的琳琳一时不能接受这样的错误,回家后直接大哭起来。
吓得妈妈以为是什么问题,直到看看孩子的试卷,写着关于妈妈的话题。让孩子对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孩子说了很多的话:“希望爸爸妈妈工作能够顺利,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我,答应带我去的游乐园、动物园、博物馆都没有带我去,别的小朋友在讲周末去哪儿玩,只有我什么地方都没去,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带我去看看,不然我就快长大了。”
看到这里妈妈已经溃不成声,不知道因为平时工作忙,回家就拿这句话搪塞孩子,结果孩子记住了,并且有还十分乖巧的没有在提及之前出去的事,但是孩子却因为里面的一个错别字哭了,认为自己辜负了爸爸妈妈的期望。
冷漠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带来什么伤害?
1.毫无安全感,形成讨好型人格
父母不常与孩子交流,孩子看到冷漠的父母,既想靠近又害怕。这样很容易就把孩子的安全感消灭掉,在家里这么温馨的环境下,孩子却没有感觉到归属感。
就会形成一种讨好的状态,一切以别人的意愿为主去做事,只要父母们喜欢的,就会努力的表现,只要父母能够夸夸自己看到自己的收获,孩子就会感觉到满足,这样的家庭模式在中国非常常见。
2.不愿意社交,沟通交流出现障碍
感觉不到家庭爱意的孩子,在外面也不爱社交,不喜欢和人沟通。在集体中感觉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感觉自己是异类,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就是因为在家长身上没有得到认同感。
3.变得沉默,不愿意运动
冷漠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身上没有活力,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外出运动。喜欢一个人待着,认为大家看自己的目光别有深意,不愿意出去外面玩耍。
如果父母说了一句自己不好的,孩子会越发的沉默,不为自己做辩解。
结语
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言行举止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不要觉得忽视孩子的感受,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他们的一生,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重视起来,尤其是身心方面的。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