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湖南衡阳后,就对广西发动进攻,而广西是桂系的地盘,面对日军的进攻,桂系首领白崇禧排兵布阵,爆发了“桂柳会战”。
桂林是当时广西最重要的城市,白崇禧是肯定舍不得放弃,可惜日军有十五万的兵力,而桂林已经是一座孤城,以桂系的力量根本打不赢日军,为了保存力量,白崇禧只好调走主力部队,只让第一三一师和第一七零师坚守桂林。其中第一三一师装备差,第一七零师是新兵师,再加上桂林的民团武装,一共凑成了两万部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守城部队坚守了十二天,最终日军攻入桂林,守城部队大部分战死或者被俘,陈济桓、阚维雍、吕旃蒙、胡厚基四位将军壮烈殉国。

桂系部队
阚维雍原本是一个学医的学生,由于处于乱世,他选择弃文从武,加入了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三人领导的桂系武装,参加了著名的“北伐战争”,战后当上少将参谋长。“中原大战”结束后,桂系反蒋失败,阚维雍就在部队里面负责后勤,一直等到抗日战争爆发,才重新回到一线部队,率兵参加了“桂南会战”,后来升为第一三一师师长。
“桂林保卫战”时期,第一三一师作为守城的主力,阚维雍率兵顽强抵抗日军进攻,可惜双方实力悬殊过大,最终桂林卫戍司令韦云淞下令突围,但阚维雍拒绝突围,而是选择自杀殉国。

阚维雍
1900年,阚维雍出生于广西柳州,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阚维雍四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忙着自己的事业,所以就把阚维雍和一岁的妹妹,交给二叔母冯氏照顾,所以阚维雍一直把冯氏当亲生母亲。
1907年,阚维雍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家庭基因的影响,阚维雍从小读书很聪明,后来考入马平县的小学堂。虽然阚维雍家庭条件比较好,但他却吃苦耐劳,除了学习外,每天帮忙家里干杂活,另外他很喜欢听岳飞的故事。
1914年,阚维雍的父亲当上平乐县统税局局长,为了照顾子女,就娶了谢氏为妻,让妻儿们在南宁居住,阚维雍考入南宁模范学堂。
1917年,阚维雍想当医生,就跑到广州的医科学校学习。

陆荣廷
1920年,为了把陆荣廷的旧桂军赶出广东,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率兵对旧桂军发动进攻,爆发了“粤桂战争”,阚维雍的父亲怕儿子出事,所以就让他休学回家。当时处于乱世,阚维雍觉得只有当军人才有出息,在父亲的同意下,阚维雍弃文从武,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第二期的工兵科。
1924年,为了打败陆荣廷和沈鸿英的旧桂军,李宗仁和黄绍竑组建了“定桂讨贼军”,这时候阚维雍已经是“定桂讨贼军”的少校机要参谋,参加了讨伐旧桂军的战争。
1926年初,新桂系已经统一广西,李宗仁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第七军军长,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也成立了,阚维雍被派往军校任职,担任教官、学生工兵队队长等职务。阚维雍性格很好,和学生们能打成一片,他经常教育学生们,说以后当官了,千万不要克扣士兵军饷,不然自己会遭殃,还会连累家人。

李宗仁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桂系也开始在广西“清党”,阚维雍赶紧把工兵队里面的几个共产党成员送走。
1927年底,阚维雍担任第七军直属工兵营营长。
1929年,桂系和蒋介石因为权力斗争,爆发了“蒋桂战争”,阚维雍担任桂系第七军第十九师参谋长。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冯玉祥、桂系、张发奎联手反蒋,但在张学良的支持下,蒋介石打败了反蒋联盟。“中原大战”结束后,张发奎率兵跟着桂系撤往广西,由于张发奎部队损失太大,李宗仁和白崇禧就补充了一些兵力给张发奎,阚维雍调往张发奎的部队,担任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团长。

张发奎
1931年3月,桂系对右江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阚维雍率兵攻打东兰地区,给当地红军造成很大损失。“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发奎的部队离开广西,阚维雍重新回到桂系部队。
1932年11月,阚维雍前往南京陆军工兵专科学校深造。
1933年,阚维雍回到广西,在第十五军直属工兵营当营长。
1934年,阚维雍在南宁的军事学校当工兵队长,兼交通队上校队长。10月,阚维雍担任第四集团军通讯兵团上校团长。
1936年,阚维雍升为第四集团军交通兵团少将团长。
1937年3月,阚维雍担任第五路军通讯兵团团长。

阚维雍
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阚维雍去往贵州遵义的国民党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学习。
1940年2月,阚维雍学习完回到广西,担任第十九师副师长,不久又调任第三十一军少将参谋长,在桂南参加了著名的“昆仑关大捷”。
1942年4月,阚维雍担任第一三一师师长,兼桂西南防守区司令,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阚维雍对士兵的训练很严格,另外他还自学过日语。
1944年8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集中了十五兵力攻击湘桂地区,日军首先占领湖南衡阳,然后对广西展开进攻,蒋介石下令第四战区坚守桂林和柳州。第四战区司令是张发奎,他是粤军将领,而广西又是桂系地盘,负责防守桂林的是桂系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是夏威,白崇禧亲自到桂林督战。

白崇禧
当时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贵州,广西境内只有桂系部队,白崇禧觉得蒋介石趁机想排除异己,于是和夏威一番商量后,决定放弃桂林保存实力。而桂林是战略重地,如果一枪不放,蒋介石肯定会找麻烦,所以白崇禧把海竞强(白崇禧外甥)的第一八八师,和甘成城(夏威外甥)的第一七五师调离桂林。
最终负责防守桂林的是阚维雍的第一三一师,和许高阳的第一七零师,这个师还是新兵师,再加上桂林的民团武装,守军一共两万人左右,韦云淞和贺维珍担任桂系卫戍正副司令。阚维雍知道桂林已经是一座孤城,但身为军人,他决定和桂林共存亡,他一边疏散城中百姓,一边让士兵们修建防御工事。

韦云淞
10月4日,阚维雍给老家的妻子写信,说桂林的战斗肯定很激烈,如果自己战死了,一定要照顾好老人和孩子,而阚维雍为官清廉,除了每个月的津贴外,没有任何收入,所以养活一大家人也不容易。10月下旬,日军对桂林外围发动进攻,经过一轮战斗后,韦云淞把所有部队撤往桂林城中,希望能多坚守几天。
10月37日,日军已经开始进攻桂林城,阚维雍率兵在城东北处和日军作战,虽然打退了日军的第一次进攻,但部队伤亡也很大。不久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对桂林城北发动进攻,阚维雍亲自指挥第三九二团和日军血战,战斗非常惨烈,团长吴展壮烈牺牲,城东的战事也很激烈,几个据点被日军攻破,在七星岩的战斗中,八百多守军战死。

11月8日,日军对桂林发动总攻,彻底摧毁了第一三一师前线阵地,第三九三团伤亡过半,但官兵们继续在城中和日军打巷战,这时候桂林和外界彻底失去联系。11月9日,北门的守军基本全军覆没,大批日军攻入城内,韦云淞在铁佛寺召开军事会议,下令剩余部队突围,但阚维雍已经下定决心和桂林共存亡。
阚维雍回到师部后,对手下的军官们说,韦云淞司令已经下令突围,他们一定要带着部队突围出去,而自己是指挥官,必须要和桂林共存亡,他的副官求他一起突围,可阚维雍怎么也不听,他只是让卫士带着自己的物品,如果突围出去了,就交给他的妻子。
当部下们走后,阚维雍就自杀殉国,终年四十四岁。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追赠阚维雍为陆军中将军衔,埋葬在桂林七星岩附近。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