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贵族系的1元铜质纪念币,它们真不是流通币

钱眼看历史 2025-04-17 15:37:05

说起新中国的纪念币,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从1984年开始发行的建国35周年纪念币,一直到即将发行的冬奥会和虎年生肖纪念币,这些纪念币无论从发行定位还是法律效用,严格意义上叫做流通纪念币,是可以和普通人民币一样等值流通的。

实际上在此之前,我国在此之前就发行过纪念币,那就是八十年代央行发行的早期铜质精制纪念币,这类纪念币不是用于流通的,其性质也与流通硬币和流通纪念币不同,其面额与金银币等贵金属纪念币一样只具有象征意义,不计入央行发行货币的流通总量。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国家极其缺少外汇储备发展经济,同时国家需要对外开放,当时发现在国外收藏纪念币很是流行,很多和中国打交道的外国人都询问中国有没有纪念币可以提供大家收集。而纪念币对于这时候的中国还完全是一种新事物,于是为了出口创汇,中国开始研究并发行纪念币供外国友人购买。这些铜质纪念币也作为早期的金银币的配套产品一同发售,出口创汇。这些铜质纪念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行的,其铸造工艺是严格按照金银币的精制铸造工艺精工铸造,与贵金属纪念币配套发行,专供出口国外,国内不参与流通,言外之意就是在国内不好买到,所以目前国内的这些铜质纪念币大多数都是后来国外回流的。

经过几年的尝试,中国逐步熟悉了世界上主流国家发行纪念币的经验,开始面对国内老百姓发行纪念币,这就是后来的中国流通纪念币。所以说,这些早期铜质纪念币就是后来从1984年开始发行的流通纪念币的先祖,属于普通材质纪念币的特殊品种,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收藏地位。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1、1980年盐湖城冬奥会铜质纪念币4枚

该套铜质纪念币是在1980年初发行,与盐湖城冬奥会金银纪念币配套,一套四枚,面值1元。分为普通版和加厚版,总共发行量仅3万套。这套纪念币的设计简洁大方、具有很大灵动性和张力感。

男子现代冬季两项

女子花样滑冰

男子降滑

女子速度滑冰

2、1980年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铜质纪念币4枚

这是与1980年6月与中奥金银纪念币配套发行,一套四枚,面值1元。同样有普通版和加厚版,发行量总计约在42500套。这套铜质纪念币的特点是,相同面值(都是1元)但是直径却不相同,直径有32、28、23毫米3种规格。其设计空间感强、相映成趣,题材鲜明,图案高古典雅、优美非凡,是近年来发行的纪念币无法比拟的。

中国古代蹴鞠

中国古代摔跤

中国古代赛马

中国古代射箭

3、1982年第12届西班牙世界杯铜质纪念币1枚

这枚铜质世界杯足球纪念币是于1982年发行,一套一枚,面值1元,与金银纪念币配套。发行量大约在4万套左右,由上海造币厂和沈阳造币厂联合铸造,由于两厂在原模设计与雕刻上出现了一些差异,导致出现上海版和沈阳版两种版别。

世界杯射门铜质纪念币

4、1983年、1984年、1985年熊猫铜质纪念币3枚

这枚铜质熊猫币是区别于1993年的珍惜野生动物大熊猫紫铜币的,他是与1983--1985年的熊猫金银币配套发行,材质是黄铜的,每年一枚,面值1元。1983、1984年这两年的发行量在3万枚左右。1985年的未公开发行,仅作为央行的国家礼品使用,铸造量极少,传说只有几十枚,极其珍贵,是早期铜质纪念币里的最大收集难点。

1983年熊猫铜质纪念币

1984年熊猫铜质纪念币

新中国早期铜质纪念币是中国现代钱币史上一朵灿烂的奇葩,其人文底蕴深厚、图案设计典雅、题材生动鲜明,发行量较少,发行年代久远,不愧为收藏珍品,这些早期铜质纪念币既适合收藏和文化艺术鉴赏,也是不错的收藏投资品,但由于这些铜质纪念币发行年代较早,且由于材质的易氧化的化学性质缺陷,导致他们不易保存,而且这些纪念币的价格也十分取决于其品相,因此不仅在购入时要注意品相,还要在保存时注意避免氧化,黄铜币和紫铜币的缺陷就是易氧化,一旦氧化,币就算废了,建议保存这类币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且最好评级入盒或用牛皮纸保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