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多管闲事之人,我们会怼上一句“吹皱一池春水”。其实在五代时,南唐中主李璟就与冯延巳相谐谑,李说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欢!
词,诗之余。早期流行的温庭筠、韦庄等人的花间词。那时候的词更多的还是歌伶们演唱的曲目,艳丽之气浓重。
而在冯延已的作品中,已经渐渐在浓丽中略见俊朗高远的句子,其意境也渐渐由一时悲欢上升到人生所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谒金门·风乍起
五代 ·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风忽起,把满塘池水吹皱了。皱了的岂止是眉头,还有心。忽然而然的思念,让女主人公苦闷不已,,就双手揉搓着杏蕊,引逗着鸳鸯,这多少给她带来了愉悦,暂时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见鸳鸯成双成对,更显得自己孤单,又勾起了自己的烦恼,引起对心上人的怀念。人在何处?何时归来?喜鹊的再次鸣叫,又勾起她的期待,但谁又知道新的期待不是新的失落呢?无须过多语言,只这一句“举头闻鹊喜”就够了。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五代 ·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谁说闲情已经抛弃很久?每到春来,惆怅也随之而来。日日站在花前将忧愁寄予醉酒,不想镜子里又瘦了。一个人站在小桥上,陪伴的只有风,风是什么,是寒冷的寂寞,一份无人可解的寂寞孤独消散开来。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五代·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雪后晴天,春还未到,池边梅花点点,高树上喜鹊做巢,月光下衰草寒霜。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别离,等待的人从少年到人老,相逢之时就尽情畅饮吧,别离之后还不知道欢聚是何时。
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五代:冯延巳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冯延巳表面上写男女之情,而细读来,又好像不完全是男女相思之苦,还包含自身顿挫纠结的情怀,总有一种自我煎熬,莫名之忧伤,无解之愁情。
冯延巳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后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