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昭君,我们就会想到昭君出塞的千古美传。王昭君远嫁匈奴,换来了大汉和匈奴50年的和平。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所以史学家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然而,王昭君远嫁匈奴后的艰辛和悲惨生活,谁又能知道呢?
王昭君本来是汉元帝时期宫中的一名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汉元帝的后宫佳丽三万,没时间挑选。就想出一个办法,让画师把每个宫女的容貌画出来,以便于汉元帝挑选宠幸。很多宫女和后宫嫔妃为了能被皇上宠幸,就纷纷去贿赂画师。唯有王昭君没有给画师好处,画师就将王昭君的容貌画的非常丑陋
在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就已经数次击败匈奴主力,匈奴的势力逐渐衰弱下去。到汉元帝时期,呼韩邪单于成为匈奴汗国惟一政权后,时汉匈之间的关系已经颠倒过来,是大汉朝强大于匈奴,匈奴需要汉朝的保护,因而是呼韩邪先提出请求,想娶一个大汉国的公主回去。以前的皇帝都是拿公主或女儿来和亲,这次汉元帝决定拿一个最丑的宫女赏赐给呼韩邪,并且指明要做皇后。
汉元帝让画师挑选一个最丑的宫女画像给他,画师就将王昭君的拿了出来。汉元帝便将这位“奇丑”的王昭君献给单于。王昭君嫁到匈奴后,被封为王后,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个儿子。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按照匈奴风俗习惯,王昭君应该嫁给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王昭君向汉朝上书,乞求归国。然而汉成帝害怕会影响两国关系,下令让她遵从胡人的风俗。
王昭君不得不第二次嫁人,嫁给复株累单于,也就是她的儿子。生活了11年,长子复株累单于去世。按照匈奴祖制,王昭君不得不第三次嫁人,这次嫁给的是新立的单于,也就是复株累单于的长子,在辈分上也是王昭君的孙子。王昭君因为婚姻的悲剧不能忍受这样丧心病狂的规定,于是最终服毒自尽。
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一直被传颂。王昭君被后人传为美谈,认为王昭君为了大汉的和平,宁可牺牲自己,主动和亲。北宋的宰相王安石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写的《明妃曲》,就非常真实的反映了王昭君的真实心态。王安石的诗中,王昭君是无奈的,寂寞的,哀伤的。那个时代,女人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以女人换取和平,实在是不可取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