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书教会你知识,有的书启发你思考,有的书却诱出你的情感。《草民》属于后者。
有的书挥洒笔墨写壮丽山河,有的书低声轻语说你侬我侬,有的书却嗑着瓜子聊家长里短。《草民》属于后者。
有的书写大人物的旷世伟业英雄事迹,有的书讲小人物精心动魄不凡故事,有的书却只是老邻故居身边琐碎。《草民》属于后者。
2、16年陪丫头住院,带了两本书,一本是《百年孤独》,另一本叫做《皮囊》。
孩子生病大人难过,《百年孤独》读的艰难晦涩,看得人阴郁低沉,相比而言写故乡人的《皮囊》就朴素轻快了许多。所以记住了蔡崇达这个名字。
去年在直播间他腼腆拘谨,浓浓的南方口音里正是那个闽南小镇的故事。董宇辉说他蛰伏许久,说他八年磨一剑,说他的新书叫《命运》。于是我迷了一阵阿太的故事。
《草民》好像颇快了点,离上本书还不到两年。但算是看着他一路走来的,于是毫不犹豫又去读了。
所以是有感情的,所以对东石镇是不陌生的,所以脑袋里是有张小镇地图的,所以是知道东码头和西码头之间的那些神明们的。

黑狗达家就在小镇居中的位置,在西码头的穷土房子和东码头的石头房子之间。
他每日可以看到背观音的曹操从门前走过,可以在睡不着的时候去找海边跑步的黑昌聊天,可以在大年夜给不远处的秋姨送去半只鸡,还能听到观音庙那边五朵金花的欢呼声。
小镇有他的家,有他的童年,有他的亲人,有他的回忆,最重要的是,有他的根。
根扎在东石,蔡崇达这棵北京的树,便和故乡的杂草们盘根交错分离不开了。
杂草根系发达,暖烘烘包围在一起,传递着乡情,输送着养分,让黑狗达这棵树长出长长的枝条,将一片片写满文字的树叶,送到每个异乡人的心中,发出阵阵共鸣。
那是故乡的声音,是每个人的根。
4、唐公主梦到观音带她来到东石,指着海边那一个个瘦弱如杂草的人说,这世间的这边还有苦难的人民,他们的声音你们听不到。
不知是菩萨相帮、公主惦记,还是杂草生命力太强,在东石这一小片土地上,一个个瘦弱的人,顽强地生活着,活出信仰,活出温暖,活出各自的声音。
自嘲的曹操
因为名字成为他人口中的笑话,他便在自嘲中活明白了一件事,名字就是个符号,怎么活在于自己。
他可以让别人用他的名字去骂老天,操,这世道怎么这么难!也可以用自己的善良把那句话改成对每个人的关心:喂,你今天过得好吗?
自拍的黑昌
如果说曹操的故事间接讲出了母亲的不易,黑昌代表的便是父亲们的不语和艰难。他们惯于用自拍留下笑脸,对镜头后面的背负和苦难却只字不提。
自尽自渡的人
许安康和蔡耀庭,不约而同想自绝于台风和大海。风雨的击打让他们收获最后一份成长,家人的陪伴是他们唯一的不舍,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情让他们最终实现了互相救赎。
自如自尊的姨
秋姨、莲姨两个姨辈的人,各有让人敬重之处。一个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强,一个是无论身处何境的体面。
她们是故乡的母亲,逆境中有不服输的勇气,顺境中有爱人助人的胸怀。她们代表了故乡的宽厚、善良和勇敢,代表了故乡人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坚强。
自嗨的五朵金花
如果说这本书让人又哭又笑,那么笑点大多集中在这一篇里,来自观音阁义工团队的老太太们。她们是故乡的蠢萌,是故乡的可爱,是故乡的活力。她们虎里虎气,用尽所有力气只为为下一代祈福求安。
5、我离爸妈住的不远,却不常回去。我会挺羡慕那些有老家可回的,可以至少离开三五十公里去。
“出门啊?”
“嗯,回老家!”
塞上一车的人和礼物,奔向另一个地方的“家”。有路途奔波,有距离可盼,风景能变幻,集旅行与探亲于一体,还颇具仪式感,这样的回家多好玩。
可“家乡是可疑的”,我想象着,老家就该是下飞机后的第一口咸湿的空气,老家就该是门前的青石板路,老家就该是观音阁前的那棵树。《草民》却告诉我,老家还是爸爸给系的蝴蝶结,老家还是妈妈做的那条红石斑鱼,老家更是黑狗达生命里的那些“父亲”“母亲”。
黑狗达用文字书写着根里的“父亲”“母亲”,他们如杂草,不高,瘦弱,随时倒伏在地,但他们延伸到地下的草根可以把故乡的土地盘绕地扎实牢固,让在外的树们屹立不倒。
这根决定了树能走多远,能走多久,能站多稳,能活出怎样的人生。

如果你忙碌于现实,用脑俯视一切,《草民》会触到你的心,拨弄你的柔软。
如果你惯于铜墙铁壁,铠甲包裹杀四方,《草民》会抽丝剥茧,揭开甲片戳你胳肢窝。
如果你一直砥砺前行高歌猛进,《草民》会在你胸腔共鸣,让你停,让你听,听哭哭笑笑的声音。
他的故事很动人,因为他的故事很懂人。他的故事有海腥味,有神明味,有母亲味,有你久未闻过却熟悉无比的味道。
别担心他的文字略显造作,那是他雕琢地太过用心。别怕他的故事煽情,你得有情可煽,你需要温暖如春。
蔡桂花梦见菩萨指着东石镇说:“你看,这一个个瘦弱的如杂草的人,我们得帮。”
不知道神明有没有帮到草民,不知道《草民》有没有帮到你。我只知道,我想回家了。回去和父母坐坐,听听陈年往事,走走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