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八,也是“老人节”,每个地方都有关于老人的习俗,在湖南地区更是有“老人头”的习俗,这个节日是因为今年是湖南长沙不知名的一道风景而来,但俗话说,“头可断,血可流,老人不可丢”,所以就有了“老人节”。人老了,心就会变得脆弱,所以就有了“不求人,不求财,但求子”的说法,告诉大家什么是“子”?古人有句俗语说:“老人要有子,半只手就行”,而有些老人到了七老八十依然一个儿子都没有,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而“生育子孙”是古人在生态环境恶化之后人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只不过生态环境是人们所无法左右的。
子指的是孙子,指的就是新生儿,在中医上认为,三月初三为“子时”,也就是老鼠出生的时间。由于夏至阳气开始生发,“昼夜平分阴阳”,因此此时太阳的位置运行到了南回归线上,而三月初三是从午月初三开始,阳气开始生发之后的第一天,然而此时,最该生长的是阳极而生阴的午月,所以这一天就是阳气初生的时候,也是午月的生日。太阳的位置逐渐升高,在午月初三结束的时候,就是老鼠出生的时间,此时天地刚刚恢复平静,所以阴气开始萌动,人的力量也随之而起。
老鼠生孩子之后就要把孩子藏起来。但是也不能让小孩子看见,于是人们就在三月初三这一天,用木棍将老鼠的孩子打死,并且用纸包住纸放到火烧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祭鼠”,也就是用火烧掉以祈求老鼠的孩子不受伤害。三月初十的“子时节”也就是“老鼠日”,所以“小儿,小儿,就是一年一度的老鼠”,人们也用“小儿子,就是老鼠”来指代“老鼠”。在古人的想象中,老鼠是最容易受伤的生物,所以老鼠一般都会躲起来,并且会给它准备一个避风的角落,其目的就是让人们不会暴露在老鼠的光芒之中。
古人认为老鼠最大的特点就是“恶名远扬”,即使别人不去杀老鼠,也不要让老鼠去打扰别人,因为老鼠代表着阴邪之气,当然这只是古人用“老鼠”来比喻男人或女人,并不是任何动物都有“恶名”。所以每到“子时节”的这一天,大街上就会见到各种各样的老鼠。当然以前的日期都是以天干来记载的,比如子月是甲、乙、丙、丁四个天干相乘得到,所以每逢子月初三,人们就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起老鼠的注意,然后将母鼠藏起来,让其一直生产,所以说“子月初三有鬼忙”,就是因为从这一天开始,老鼠开始生孩子并且一直生下去,一直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