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西:“截河造晋陕大峡谷超级湖泊”!

陆城记路 2025-04-20 20:14:38

“山西”地处华北西部地区,位于黄河以东,在吕梁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之间,形成“大同、忻定、太原、长治、临汾、运城”六大盆地带。来自太平洋海域的水汽汇聚于太行山东麓,形成多条流淌于华北的河流,故山西也被誉为“华北水塔”。

山西水系

然而,山西虽有“华北水塔”之美誉,却与绝大多数北方地区一样面临着长期“缺水”的困境以及因水诱发的生态问题,故寻找解决山西乃至北方的缺水问题成为了重要的战略课题。

黄河流域

【山西截河造湖超级工程:“黄河工程”】:“黄河”我国北方最大的河流,作为我国的母亲河,却面临着水土流失给下游区域带来“地上悬河”的风险,同时泥沙淤积河口,加之黄河水量有限无法达到通航标准,这也意味着黄河仅在宁夏、内蒙古所在的河套地区形成灌溉区,也就是“黄河百害,唯富河套”的谚语所在。那么治理黄河沿岸的生态成为超级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当“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逐步复绿的工程推进下,黄河多道河段出现了千年罕见的清水,这就是治理的最佳成效。在初步实现黄河水变清的工程之下,推进以山西和陕西为界的“晋陕大峡谷”截河造湖超级工程也被更多人提及。

晋陕大峡谷

【山西截河造湖超级工程:“晋陕大峡谷”超级工程设想工程】:该设想工程方案即在黄河北起内蒙古托克托,途径晋陕两省的黄河河道,南至陕西禹门口,长达700公里,面积约达11.16万平方公里的核心地段修建一个狭长的超级人工湖泊,这就是“晋陕大峡谷超级湖泊工程”。

晋陕大峡谷

【山西截河造湖超级工程:工程设计思路】:这一工程要在解决在山西与陕西之间修建大坝截黄河,造超级人工湖泊的同时,必须确保关中盆地和山西盆地的安全保障,这是关于数以万计北方人口的重要工程,通过蓄黄河水而造福周边乃至整个北方地区。

中国河流水量

【山西截河造湖超级工程:“黄河源补水工程”】:黄河虽为我国第二大长河,然而其年径流量却不及长江支流,若是在现有条件下修建“截河造湖工程”,势必导致黄河下游沿岸多个省份因截河断流而引发耕地灌溉用水等系列负面问题。那么提高黄河水量的战略思路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我们将目光转移至青藏高原之上,向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墨脱修建引水工程,通过引水管道和涵道向黄河源头补水,同时改造和扩大黄河源头的扎陵湖和鄂陵湖两个湖泊,以及龙羊峡水库,实现对黄河持续补水的条件。

引水线路

【山西截河造湖超级工程:补水线路方案】:解决“晋陕大峡谷超级大湖泊”的沿岸生态治理和水源补给问题之后,在形成超级大湖泊的同时,修建引水工程也势在必行。首先必须打造引入“黄河内几字湾”的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以及库布齐沙漠区域,在这里修建分压防御湖泊,即一旦“晋陕大峡谷超级大湖泊”面临百年一遇的洪峰时,可以及时排水减压,保障水坝的安全运行。同时修建向东辐射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的多条引水线路。向西能够为覆盖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的补水线路。

引水工程

9 阅读:4194
评论列表
  • 一意 21
    2025-04-21 12:24

    黄河的水利工程就要立足于黄河,不要寄希望于从其他流域调水。只需要把黄河全年的水量调匀,应该还是够用的。按照黄河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计算,平均每秒在1800立方米左右,能使下行流速保持在1000到3000立方米每秒之间,则下游无旱洪之患。要想实现这一点,可以试一下我头像这种堰,底部过流通道总口径在200平方米左右应该差不多。晋陕大峡谷山高谷深,可以修得稍高一些,增加调蓄能力。

  • 2025-04-21 18:56

    无意义,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左右分为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同时又是地质活跃地带,历史上明确记载的平阳府大地震就在山西临汾。如果提高水位,对于这个地震活跃地带来说会带来不确定性

  • 2025-04-21 12:02

    这是谁的杰作

  • 2025-04-21 11:39

    这工程不比南水北调小,利益还没那么大

  • 2025-04-21 17:56

    这一段河谷是黄河主要泥沙来源,但也因为水流湍急,所以能把泥沙带走,要是堵上了,岂不是很快淤满?

  • 2025-04-21 11:34

    山西过去有大湖的,叫什么泽

    用户17xxx63 回复:
    潴野泽?
  • 2025-04-21 20:00

    地震带上修大型水电站就是自取灭亡

  • 2025-04-21 23:03

    关键在于从青藏高原往黄河流域引水是否可实现。

  • 2025-04-22 12:38

    淮河水不多吗

  • 2025-04-20 21:20

    [赞][赞][赞]

  • 2025-04-22 17:35

    乱弹琴!

陆城记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