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太荒诞了!还有患者宁愿选择半夜微信轰炸医生也不选择去医院急诊?
4月8日,在某平台上,一名网友贴出来自己3年前“半夜给医生发微信,被骂人有问题的聊天记录”,惊呆了众多网友!
这名网友自述,因为存在医疗纠纷,且不想得罪当地医院,怕没人敢收治,所以一直没有发出自己3年前的经历。目前,被北大,华西,协和,九院,同仁拒诊,自己所患为是罕见病中的罕见病,疑难杂症中的疑难杂症,索性曝光与医生的聊天记录,让大家瞧瞧看病有多艰难,也让大家知晓上颌窦底壁骨髓炎遇上种植牙,会演变成一个多么可怕的疾病。
6天内给医生发了40条信息
把医生当免费客服用
患者仍对医生不满
起因是这名网友在2022年,接受了种植牙,主诊医生为黄医生,术后一个月多因吃“黄飞鸿花生米”,感到左侧手术区肿胀磨到牙窝不适,于2022年4月8日23:38分给黄医生发微信,自此开始了“微信线上问诊”,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黄医生都能收到这名网友的微信消息。
大家可以看一下聊天记录:











▲上下滑动查看+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4月11日,这名网友因“头痛、上牙隐痛、鼻部左侧肿肿胀”为由再次在午饭时间要求与黄医生通电话,并质疑自己的这些不适或因种植牙导致,黄医生建议他看口腔内科医生被拒绝,无奈下黄医生主动拨通了与这名网友的微信语音电话。
从聊天记录可知,二人通话并不顺畅,似乎还产生了口角和争执,随后这名网友在微信中道歉并继续不间断的“线上问诊”。
该网友还表示,他对医生黄主任,是有感激的,因为对方一直微信回复,没有直接拉黑,但这并不能压下他黄医生的“不满”!因为黄医生对种牙引发一系列问题没有积极承担责任,导致他错过了最佳治疗窗口。
这名网友还非常大度的表示:“北大,九院,华西,协和都不敢接的病,他一个地区医院的口腔科主任当初看不明白,也是情有可原,这不能都怪到他头上!虽然是他种牙引起的。”
并声称,自己被推来推去,导致焦虑情绪不断上升,才引发了后续的矛盾冲突!目前各家医院都以“没能力治、建议去上级医院、继续观察”为由拒绝对其收治。
目前网友的晒图也只更新到了2022年4月13日与黄医生的聊天记录,之后的微信问诊持续了多久不得而知。但短短6天,焦虑、紧张、压迫、烦躁多种负面情绪和诉苦不断的通过微信每日往一名医生身上灌输,大掌无法想像黄医生的心态,不知道他到底忍了多久,对患者骂出“人有问题”这几个字。
可惜这些聊天记录并没有赚来网友们的同情和对黄医生的批判,大家反而一边倒的同情可怜黄医生。
辽宁一名医生表示,“这个人我知道,我在口腔医院实习的时候接触过,这个上颌窦炎,他能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讲,讲了好大一堆,还总觉得左边的牙有炎症能传染到右边,挂了很多医生的号,每个都要唠一遍,总之很焦虑,我觉得他最大的问题不是牙,也不是上颌窦炎骨髓炎,是心理问题”。
一位内蒙古的网友十分同情黄医生:“疫情期间医生有多忙你知道吗?我同学在医院行政,他们那里的人都好几天回不了家,很多办公室的都出去做核酸,很多医生也阳了。你这个医生还能这么耐心的回答你这些自我呻吟的问题我真佩服”。
黑龙江一名网友透露:“他是之前要求医生按deepseek给出的“创新”治疗方案用药,结果没有医院敢接的那个人”。
江西的一名医生感同身受,对此也晒出了自己被患者微信骚扰的聊天记录,患者称:“医生,我突然想到,我昨天喝了鲜榨火龙果汁,今上厕所也会有红的,只有大便出血,没其他症状不用考虑肠道问题哈?”、“因为各种原因,文胸穿了一个星期才洗,对乳腺没什么影响哈?”

一位陕西医生也表示:“真的挺烦患者发微信,每次一打开微信就是一堆子语音,懒得听,患者说方言翻译成字又看不懂,有时候已经耐心跟他说了要怎么办了,患者还要问我这样或者那样行不行......”
还有医生晒出了患者凌晨3点不间断的微信语音轰炸截图,患者宁愿选择半夜轰炸医生也不选择去医院急诊。

无论何时,免费的线上问诊都是对医生的不尊重行为!中国没有免费的私人医生。
这名网友似乎忘了,医生也是人,不是神,适当安慰患者的焦虑是情分,但凡事都要有个度,患者焦虑了就把医生当倾诉对象,医生焦虑去该找谁倾诉呢?从来都没有看病一次就要医生服务终生的道理!
现在没医生和医院敢收治了,这名更焦虑了,便将与黄医生的聊天记录曝光借此希望博得更多的关注。
因微信咨询医生赔了2万
稍不注意就违法
你还敢轻易加患者微信吗?
患者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给医生打电话,带来的不只是生活上的烦扰,如果医生通过电话咨询导致患者治疗延误,还可能会带来医患纠纷,这时,医生是要吃官司的。
还记得2019年一则微信问诊医生倒赔2万块的帖子吗?一位儿科医生的朋友由于小孩眼睛发红,在微信里咨询医生是不是因为发烧引起的,该医生建议对方先用些眼药水观察看看。后来小孩病情加重,去眼科检查为眼眶蜂窝组织炎,由于患者住院花了不少钱,因此医生被迫赔了2万元。

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通过微信咨询给患者看病,由于看不到患者真实的情况,且各种检查、报告不全,很容易出差错,如果延误了患者到医院看病的时机,你就等着吃官司吧。
J HOSP MED(美国医院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项研究,对比了正式医疗咨询和路边咨询的差异,研究选取了一所大学附属医院对47名患者的诊疗意见,其中一位内科医生进行的是路边咨询,而另外一位医生则在门诊进行正式咨询。
结果发现,与正式会诊相比,路边咨询的信息误差率达到了51%,而正式咨询改变了路边咨询60%的诊疗方案。研究认为,路边咨询由于获得信息是不完整的,最终会导致不正确的诊疗建议。
有的患者加了医生微信比较有礼貌,为了表达感谢,会发个微信红包慰问一下,但同行们可千万不要手贱或者犯了抢红包的毛病,只要点开了微信红包,就违反了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不得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财物,一经发现或投诉,即处以行政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医患加了微信,如果医生给出具体诊疗方案或治疗措施,可能面临“医师实施医疗措施,但需经亲自诊查、调查,而未亲自诊查”的风险,该类风险主要在初诊患者和病情有变化的复诊患者。患者一旦将医生告上法庭,聊天数据中只要涉及到任何一点违规,都将令医生承担法律责任。
不仅如此,聊天记录中包含患者病历信息,包括检查报告单以及个人自述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患者病情或医疗健康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也纳入了个人信息保护范畴。如发生误发、对象传输错误、手机遗失或被盗,极易造成患者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泄露,医生将对此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对于医生来说,通过微信给患者一些医疗咨询,真的不可取!
对此事,你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内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