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97年,程婴背负骂名,忍辱偷生,保全了赵氏孤儿赵武。
前205年,项羽追杀刘邦,夏侯婴不顾安危,数次抱起被刘邦踢下车的小刘盈和鲁元公主。
208年,曹操5000精兵急追刘备,赵云怀抱1岁的刘禅,护送甘夫人,冒死将母子俩平安送到刘备身边。
1142年,岳飞冤死狱中,其后妻李娃带着16岁的岳雷、12岁的岳霖、7岁的岳震、5岁的岳霆,独自在悲凄艰难的岭南苦熬20年,将孩子们抚养成人。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1360年。
安徽太平城中,一个3岁的小男孩哇哇大哭,呼喊着他的父母。
四周到处是蜂拥而入的贼兵,以及惊慌逃散的百姓。
正当无情的战火即将吞噬掉这个无助的小男孩时,一双纤细而坚定的手抱起了他。

一、花氏孤儿
小男孩名叫花炜,父亲花云,母亲郜氏。
花云乃朱元璋帐下猛将,曾为贴身护卫,后负责镇守太平府。
1360年,陈友谅10万大军进攻太平,花云手下仅3000人,寡不敌众,顽强拒守9天后城陷被擒。
当花云被五花大绑地送至陈友谅跟前时,他大喝一声:
“我主必将把你切成鱼片!”
然后绷开绑缚的绳子,夺刀砍翻数人,复被众贼兵按住,捆在柱子上,万箭穿心,至死大骂不绝。
夫人郜氏得知丈夫战死,泪如雨下,哭着将年幼的花炜托付给随从:
“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
说完,郜氏纵身跳入江中殉夫。
一个姓孙的侍女简单埋葬了郜氏,擦干泪水,抱起了3岁的花炜,随着人流向城外跑去。
有谁知道,正是这个柔弱的小侍女孙氏,用尽了自己全部的力量,穿梭在战乱纷飞的江南水渚之间,历经9个月,最终将花炜安全地护送到了朱元璋那里。

二、寄孤渔家
孙氏紧紧抱着花炜混杂在难民群中,却不幸被陈友谅的一队士兵抓住,只好来到了军营中。
夜间,花炜又张开小嘴哭喊,一个贼兵被吵得火冒三丈,拿刀指着孙氏骂道:
“别哭了!再哭就宰了他!”
孙氏用身体紧紧护住孩子,苦苦跪求才得以放过。
孙氏心想,让孩子在贼营中终究不是办法,就半夜偷偷溜出去,找到一户渔家,将自己身上唯一值钱的头簪和耳环取出,拜托这家的渔妇暂为收养花炜。
然后,孙氏并没有借此溜走,仍然屈辱回到了贼营中偷生。
一个多月后,朱元璋带兵杀回太平,陈友谅大败,太平府再次陷入战乱,孙氏趁机逃离贼营。

三、栖身废窖
孙氏连忙跑到渔妇家中,将花炜藏在怀里。
城中到处都是士兵,互相打斗的,趁机抢掠的,身为一介女流的孙氏哪里分得清敌我?
她只记得从前主人提过“朱元璋”三个字。
将花炜送到朱元璋那里去!
孙氏明确了目标。
于是,她找到一座废弃的陶窖,白天不敢行动,只有晚上才出去想办法找点吃的,如此熬过两天。
但孩子的哭声实在太容易暴露了,无奈之下,孙氏大体打听了朱元璋的去向后,决定冒险坐船去寻找。

四、江中小渚
第二天,孙氏将花炜捆在身上,来到江边,正好看到一艘无主的渔船。
孙氏喜出望外,正准备上船,突然杀来一股陈友谅的逃兵。
这群凶神恶煞的士兵,打仗不咋地,欺负女人小孩却很拿手,一脚就将孙氏连同花炜踹入江中,将渔船据为己有。
孙氏一边尽力举着花炜,一边拼命在水中挣扎。
老天有眼。
从上游漂来一段木头,孙氏不顾一切地将它抓住抱牢,随着湍急的江水向下游漂去。
木头在水中打了几个转后,来到江中的一个小渚。
孙氏知道再不上岸,孩子迟早没命,就弃掉浮木,爬上了小渚。
环顾四周皆是江水,小渚如一块江中孤石。
如果只顾自己逃命,孙氏还有可能游到岸上。
带着花炜,却绝无可能。
但孙氏毅然选择了誓死护住小主人,就在渚上待了下来,连续7天,仅靠着莲子维持生命!

五、神仙老头
江水,小渚,侍女,幼儿,一天天的过去,一艘船也没路过。
孙氏早已蓬头垢面,疲惫不堪,但无神的眼睛中,仍然迸发着顽强的光芒。
奇迹真的来了。
第七天的半夜,刚将小花炜哄睡着,孙氏就听风中有人呼喊:
“渚上可是有人吗?”
孙氏激动万分,想都没想,就哑着嗓子回应道:
“有人,有人,快来啊!”
一个无名老头(在宋濂的文集中,被记载为雷老)出现了。
老头搭救了孙氏和花炜,并自愿护送她们,去寻找朱元璋。
有了这个老头,问路、食宿等问题全部都迎刃而解。
后来,朱元璋的手下都说这个老头是个神仙。史载:
命赐老父衣,老父已不见,追之无所得,众以为神云。

1361年2月,孙氏终于追上了朱元璋东征西讨的步伐。
她抱着花炜,高喊着:
“这是花云将军的孩子,我要见朱元璋!”
朱元璋听闻大惊:
花云已离世7个月,此时与陈友谅方战正酣,一个弱女子带着一个幼儿,是如何寻来的?
于是赶紧迎进孙氏,将花炜抱在膝头上,朱元璋不禁热泪盈眶:
“没错,这正是我花云兄弟的骨血啊!”
炜,是朱元璋赐名,意为鲜明光彩。
孙氏忠肝义胆,千里护幼,让人们感觉,那个乱世间也并不太苦。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小侍女孙氏被朱元璋封为“安人”(相当于六品官的妻子),花炜由朱元璋抚养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