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产权?三大知识产权主要有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

长江有大中 2025-02-23 01:03:16

什么是知识产权?三大知识产权主要有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核心法律依据是什么?

知识产权是指创作者基于智力成果在一段时间内享有的专有权和独占权。

其英文名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即日常所称的“IP”。

常见的三大知识产权主要有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也被统称为工业产权。

图片源自网络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呈现「民行刑三位一体」保护模式:民事救济,行政保护,刑事打击。

但知识产权的范围较为广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划分的类型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

一、知识产权的主要类型

1. 传统三大知识产权

• 著作权(含邻接权):涵盖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作品及相关权利。

• 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 商标权:保护商品或服务的标识性权利。

注:专利权与商标权合称「工业产权」(《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2. 扩展类型(中国法律明确保护)

• 地理标志(如龙井茶、五常大米)

• 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经营信息等)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植物新品种权

• 商号权(企业名称权)

• 反不正当竞争权益(如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

图片源自网络

二、核心法律依据

1. 《民法典》(2021年施行)

• 第123条:明确列举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为知识产权保护对象。

2. 专门法律

• 《著作权法》(2020年修正)

• 保护作品创作及传播权利,新增视听作品、算法生成内容规则。

• 《专利法》(2020年修正)

• 完善外观设计保护,新增药品专利期限补偿。

• 《商标法》(2019年修正)

• 强化恶意注册规制,引入惩罚性赔偿。

3. 其他专项法规

• 《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年修正)

• 第9条:明确商业秘密定义及侵权行为。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2001年施行)

•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22年修订)

•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2005年原质检总局令)

图片源自网络

4. 国际条约衔接

•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 《伯尔尼公约》(著作权)

• 《巴黎公约》(工业产权)

三、典型特征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呈现「民行刑三位一体」保护模式:

• 民事救济:通过诉讼主张赔偿(如《民法典》第1185条惩罚性赔偿);

• 行政保护:市场监管总局、版权局等主动查处侵权行为;

• 刑事打击:对假冒专利、盗版等严重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213-220条)。

建议在实务中结合最新司法解释(如2021年《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三)》)综合运用保护手段。

总的来说: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创作者基于智力成果在一段时间内享有的专有权和独占权。

其英文名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即日常所称的“IP”。

注:【本文部分数据整理自公开网络资料】+【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认知边界】+【不作为决策依据】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