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工人有多惨?孟加拉砖奴,用头当做车来搬砖,18小时才赚20元

晨晨谈国际 2023-02-10 00:23:09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搬砖这个词变成了上班的另一种表达,人们总是戏谑自己,觉得自己工作艰辛,工资还低,就像在搬砖一样。

然而搬砖到底有多苦,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无从知晓,最多只是在长辈的闲聊中了解一点。

而对这群孟加拉的孩子们来说,搬砖是他们最熟悉的工作,尽管年纪不大,却是“老搬砖工”了。

只有阿金是是个例外,今年11岁的她,刚刚成为搬砖工人几个月。

这里是位于孟加拉国的一个普通砖场,孟加拉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业、制造业等现代化行业几乎处在起步阶段,就业率极低,大多数百姓都在温饱线上挣扎,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也是阿金来到这里的原因,在几个月之前,阿金还在学校里读书,她还有4个兄弟姐妹,一家人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但是上个月,父母又给她添了一个弟弟,家中再也无力支撑她读书了,为了改善条件,年仅11岁的她不得不外出打工。

这种情况在孟加拉是常见的,由于年纪太小的缘故,很少有工作岗位愿意任用她们,只有这种砖厂是例外。

孟加拉三角洲长期的河水冲刷,让这里的泥土黏性好,数量多,因此催生了数量惊人的砖厂。

砖厂都是流水线作业,成年的工人在河边捞取泥土,再通过船把泥土送到砖厂,工人们会在泥土中加入水等添加物,进行充分搅拌后倒进专用的模具里面,然后放到太阳下暴晒,只需要几天的时间,砖头就基本成型了。

但这种砖头很脆弱,达不到修建房屋的要求,还需要把它们送进高温炉子里,进行长达数小时的炙烤,才是一块合格的砖头。

而阿金的任务就是把砖头送到炉子旁。

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工作,远比想象中艰难。

这种砖头跟我们在国内见到的完全不一样,体型要大出不少,重量都在5斤以上。

而在这个砖厂,是没有任何运输工具的。工人们只能采用最原始的人力搬运方式,用脑袋顶着来搬运,这种方式比抱着装得更多,而且更加方便。

11岁的阿金一次能装8块,整体重量超过50斤,已经接近她自身的体重了,但她娴熟的抓紧头上的砖头,一路小跑进了锅炉房。

她必须快一点,在这里时间就是金钱,收入是按运输的数量来计算的,运送的越多,收入越高,所以这里的孩子几乎没有偷懒的行为,阿金一天能搬运1000-1200块砖。

尽管如此,阿金的效率还是太低了,远没有那些“老员工”厉害,这里10岁以上的孩子至少能搬运12块砖,即使不到10岁的孩子,基本也能搬运10块。

在这个不到百人的黑砖厂里,平均上班时间是18个小时,这里的内卷程度超乎人们想象,为了多挣一分钱,这些孩子们拼命工作,每天还没亮就开始工作,一直会干到深夜,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给自己留任何时间,只有在最累的时候,才会小小的休息一下,娱乐是她们不敢想象的奢望 。

阿金给自己算过一笔账,按照目前的搬运效率,一天能赚50塔卡左右,一个月差不多有1500塔卡。(1美元等于75塔卡。)也就是说,阿金一天勉强只有0.7美元,一个月才20美元,跟那些一月能拿80美元的孩子没法比,更别说那些收入上百美元的大人了。

尽管这些钱并不多,但确是这个家庭重要的来源之一,为了照顾弟弟妹妹,母亲无法上班,父亲和哥哥要负责房租和生活费,家里的日常开销要全靠阿金的这点收入,每次发了工资,阿金连一双新鞋子都不舍得买,全部留下来贴补家用。

阿金还在不断尝试自己的极限,她计划下个月把搬运的砖头增加到10块,让收入再上个台阶。

为了挣这份少得可怜的血汗钱,这些孩子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身体还没完全发育,加上长时间的重物挤压,她们的身高比同龄人矮上一大截。而且以后身高也不可能很高了。

长时间用头顶砖头,汗水、灰尘会把整张脸包裹住,加上烈日的暴晒和锅炉房的高温,让她们的皮肤迅速衰老,还未成年的她们,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个矮小的中年妇女。

这些危害,阿金她们很清楚,但却无可奈何 ,在孟加拉的有超过1/5的孩子没有上学,因为贫穷成为了万千童工的一员,像阿金这样的“砖奴”比比皆是 。未来会如何,已经不是她能考虑的范围了。

0 阅读:22

晨晨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