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一段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于文艺界来说是一个打击,这种打击很严重,甚至于造成了一种断代,许多优秀剧目在这一时期失传,许多老艺人在这一时期离开他们的能耐没能够传承下来,这些对于文艺界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损失。
而这一时期也创排出了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像我们熟知的有《节振国》、《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等等。
但是这些剧目并不是无根之木,就拿京剧艺术为例,像这些革命现代京剧的基础还是传统京剧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良的。
而这一时期许多老艺人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像马连良、裘盛戎、李少春、周信芳、童芷苓、叶盛兰等等,这些老艺人的艺术造诣都是一等一的,可以说是京剧界的顶尖艺人。
他们对于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及为这些剧目设计了许多的动作、唱腔,这些意见都是十分宝贵的。
所以说,这一时期对于这些老艺人的冲击实在是过分,并且是非常过分。如果,他们继续留在舞台,哪怕是不能够登台唱戏,就是留在这些剧目的剧组也一定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且他们也十分重视这一个机会,这实际上也是文艺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