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利刃指点迷津,近期热门评论汇聚,三大看点不容错过:
还真有不怕死的:“亚洲北约”即将成立,两个国家争当“乌克兰”
▲戴维营峰会
随着戴维营峰会的结束,果不其然美日韩三方还是向外界预期的那样发布了所谓的“成果文件”,然而从相关报道来看,所谓成果就是在赤裸裸的大搞军事联盟,试图在亚洲地区继续挑起军事对抗,乃至为可能发生的战争做足准备。
“北约模式”复制到亚洲
近年来北约扩张到亚洲的企图屡屡曝光,特别是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鉴于俄罗斯整体实力受到削弱,北约为维护存在的意义试图开始寻找新的潜在对手,此时亚洲成为新目标。今年1月底,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到访日本,与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举行会晤,双方首次讨论了北约在东京设立联络处的情况。
然而北约秘书长的表述最终能否实现,还是要看作为幕后领导者美国的态度,而此次戴维营峰会就是美方为“北约模式”转移至亚洲的最明显表现。根据相关“成果文件”,美日韩三方承诺每年将至少举行一次三边峰会,并在“危急时刻”迅速展开协商,共同应对所谓“挑战”与“威胁”。此外,三方承诺将尽快实现情报共享,在今年年底前至少实现对朝鲜导弹发射信息的实时共享,同时美日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三方军事演训。
▲美英澳首脑宣布“奥库斯”计划
定期首脑会晤,定期军事演训,情报实时共享,这样框架下的组织本质上与北约这一军事组织还有何不同?回到北约扩张本身,美日韩军事同盟也只是扩张第一步,从美国近一两年来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早已开始预谋并着手将这一组织一步步实现。除现阶段的美日韩三国同盟外,美英澳三方于2021年底组成的“奥库斯”(AUKUS)联盟也是北约亚洲版雏形之一,该联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事联盟。
相关计划显示,美英两国不仅明确将为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还将为该国研制设计新型号,同时,还将推动澳大利亚拥有一定建造核潜艇的能力。虽然到目前为止外界并不看好这一计划,甚至认为澳方此举很可能只是在白白浪费资金,不过不可否认,这是美国在亚洲地区军力扩张,达成军事联盟的一种尝试,而其背后目标自然是将“北约模式”复制到亚洲,将北约扩张至亚洲。
▲四方安全对话
当然,美日澳印近些年又组成了一个所谓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该机制除美国传统老牌盟友澳大利亚与日本外,还加入了印度,这个亚洲重要且与中国关系特殊的国家。当然,从现阶段来看印度的加入更多是希望提升在“印太”地区的存在,并不打算与美国蹚浑水,与中国等国家进行展开正面对抗,更不希望因此削弱印度现有的战略自主权。因此“四方安全对话”只是美国对拉拢印度进入北约的一次试探,背后核心仍是北约扩张。
“北约模式”亚洲行不通
虽然美国野心满满,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却并没有那么容易。首先,俄乌冲突已经给世界各国上了一课——与美国捆绑没什么好果子。回顾这场去年2月发生的俄乌冲突,虽然已进行了一年半时间,虽然俄罗斯综合实力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打击,虽然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力量令世界大跌眼镜,但作为背后一直支持乌克兰进行这场冲突的北约就真的达成了所有目标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场冲突除美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外,多数北约成员可谓损失惨重,一方面这些国家之前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能源贸易往来,而冲突爆发令其只能花高价从海外采购,到头来美国赚了个盆满钵满,牺牲自己满足美国,亚洲国家还会继续重蹈覆辙吗?另一方面,在美国的不断催促与要求下,不断为乌克兰提供各种军事援助,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与弹药,而这些装备几乎掏空了北约国家的家底,这就是除美国以外北约成员国所希望达成的目标吗?
▲泽连斯基参加所谓“远征军联合部队会议”
毫无疑问,这场俄乌冲突已经让世界各国看清楚,所谓“北约”就是在捍卫美国利益,达成所谓的“美国至上”原则,至于其他成员的死活,美国并不关心,已经有了如此先例亚洲多数国家不会愚蠢到依旧去效仿。
其次,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一点,那就是中国不是俄罗斯。北约那套对抗模式在中国身上行不通,无论是论软实力还是硬实力,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武力水平,中国都有能力与美国掰手腕,特别是在亚洲,中国的家门口,我们更有底气,而周围国家也很清楚这一点,在实力面前,一切鼓噪又有什么用,当然日韩这两个心怀鬼胎的除外。
太开心了:中国掀起新一轮岛礁建设,南海谁也夺不走了
近日对于外媒频繁炒作的中方在中建岛修建机场一事,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予以了正面回应。回应中明确提及两点,其一相关报道与事实不符;其二中建岛属于中国固有领土,开展任何建设正当合法。结合回应以及相关卫星图片来看,基本可以确认我国正在中建岛展开相关建设,并且不排除是飞机跑道可能。
越南小动作不断
▲相关岛屿位置
近段时间南海局势再起波澜,其中菲律宾表现最为活跃,这对一度稳定的南海局势造成了极其负面影响,不仅破坏了稳定,也造成本地区部分国家开始试图继续借机炒作,一同侵犯在南海的利益,这当中自然也包含了越南。今年5月底,越方就曾指责中方一艘调查船以及护卫船“侵犯越南主权”,要求撤离,中方在第一时间对相关指责予以了驳斥,但也释放了善意,强调“愿意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存在的分歧”。
此外,今年5月初,中国“向阳红10号”科考船队在万安滩附近海域活动期间遭到越方渔政船的干扰,随后中方海警船与越方渔政船发生对峙,中国海警4303号船一度与越南渔政KN414号船保持了长时间的贴近同向航向,两船最小距离只有约100米左右。从表面上来看,中越近年来争议面前相较菲律宾要低调的多,但背后越方的小动作却从未停止,除了不断与中方发生海上摩擦外,越南也加紧了对非法侵占岛屿的扩建工作。
▲2021年越南吹填无乜礁
去年初开始,越南在南沙又开始了新一轮岛礁扩建,商业卫星图显示越南对无乜礁开始了新一轮扩建工作,短时间内吹填面积就已超过0.15k㎡,这也是越方继景宏岛鸿庥岛毕生礁等六个吹填岛屿后,第七处扩建地目标。而早在2021年底,越南更是利用数艘挖掘船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在南沙毕生礁挖出600多米航道,为填海造陆做足了准备。
进一步强化主权
这种背景下,中国为捍卫自身利益,维护南海权益,必须进一步强化在该地区的主权,此时对中建岛进行基础扩建就是最有效且直接的方式之一。从地理位置角度出发,中建岛在中国西沙群岛最南端,与越南中建岛最短距离只有250公里左右,距离越南海军重要军港岘港也只有330公里,加强此处的基础建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了在这一地区的反介入/区域阻止。
▲中建岛近期卫星图
援引美国“TheDrive”网站给出的信息,此次疑似建设的为简易机场跑道,现阶段跑道距离约600米左右,宽度约14米左右,按照这个规模基本能够支持轻型运输机及中高空中/长航时无人机,但无法支撑战斗机轰炸机等机型的起降,从这点来看似乎意义不算大。但美媒这种观点是基于中建岛现有基础条件限制,理论上中建岛最大跑道长度只有900米左右,但不要忘了中国可是“基建狂魔”,完全可以利用吹沙填海技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建中建岛。
以永暑岛为例,仅用了8个月左右时间,通过吹沙填海作业将永久陆地面积迅速增加到了2.8平方公里,并在该岛上建立永暑岛机场,而该机场跑道长度达到3160米,宽度60米,支持运-20等大型运输机以及轰-6K轰炸机的起降。有永暑岛这么一个先例,只要必要中建岛完全可以进行效仿,一旦该岛屿达到相同规模,将直接形成对越南威慑,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我们捍卫南海主权的能力。
▲6月底抵达岘港的“里根”号
此外,还要强调一点,中建岛扩建也对解放军应对美军威胁提供了支撑。就在今年6月底,美军“里根”号核动力航母正式抵达越南岘港,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里根”号的抵达美其名曰是加强与越南的合作,但实际上就是在向中国示威,为越南提供武力“保护”,而在2020年2018年美航母也均在岘港有过停靠。
美军跑中国家门口示威,我们自然要反击,此时一旦中建岛规模扩建,具备起降轰-6K轰炸机的能力,势必增强空中反舰能力,同时基于岛礁面积的扩大也有能力部署一定数量的陆基反舰导弹,鉴于解放军本身反舰能力在世界就属于顶尖水平,只要完成部署就完全有能力将美航母拒止在敏感地区以外,也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更好捍卫国家主权。
随着戴维营峰会的结束,越来越多的消息被曝出,援引“俄罗斯”报道,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峰会期间举行了单独会谈,双方就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包括共同研发新型拦截导弹,这也是继SM-3Block2A项目后,美日两国第二次共同开发新型拦截导弹,而新型号极有可能是为了应对中俄朝三国日渐完善的高超音速武器,不过虽然设想美好,背后却各怀鬼胎。
高超音速拦截就是在骗钱
看似美日双方联合研制信心满满,但殊不知在这背后美国人就是以此为借口公然骗取乃至敲诈日本人的资金罢了,而之所以给出这种界定,原因也很简单——现阶段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就是一场并不平衡的对抗。
首先,想要实现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基础条件之一就是拥有该类型武器,从而能够全方面的了解导弹性能,轨迹,弱点,突破点等等,可现实层面是时至美国人依旧没有突破高超音速导弹。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就开始着手研制高超音速武器,自X-15项目开始,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层面积累相当多经验,但经验却始终未能转化为正式列装的装备。
▲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
今年3月底,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出席一场众议院听证会时承认,3月初进行的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未能取得成功,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项目存在问题,据统计该项目5次测试4次失败,失败率高的惊人。当然除该项目外,“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在今年1月底完成了最后一次测试,但相关技术也只是为后期的“高超声速攻击巡航导弹”做准备,由此来看美国人距离最终拥有列装该类型武器还有一段距离。
面对这种现状,肯德尔甚至强调不应盲目夸大高超音速导弹作用,然而现实层面却是没有该类型武器,美国人想要研制出反制武器非常困难,理论基础永远无法取代现实。当然,除此之外,该类型武器一系列独有特点也大大增加了拦截难度。
▲高超音速导弹飞行轨迹不可预测
众所周知,高超音速导弹特点之一就是快,理论上超过5马赫以上都可以被称为是高超音速武器,但这并不是拦截关键难点,毕竟像洲际导弹末端突防都超过20马赫,依旧有拦截可能,其真正核心难点在于高超音速导弹可变轨能力所带来的轨迹不可预测性。众所周知,现阶段高超音速导弹普遍具备三维机动变轨能力,轨迹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现阶段尚无成熟技术可以实现对这种变轨导弹飞行轨迹的预测,无法预测又何谈拦截?
此外,由于高速飞行,想要实现拦截拦截弹的强度要前所未有的高,动力水平要前所未有的足,飞行速度要前所未有的快,机动性要前所未有的强,也就是说这么一款拦截弹综合性能是要超过高超音速导弹本身,试问在这种现实差距面前,又拿什么来实现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靠日本吗?这就是天方夜谭!总结起来,美国人非常清楚即便与日本合作,也难以最终实现目标,至于合作的目的就是从日本人手里骗点钱罢了。
日本人心甘情愿受骗
▲日本人依旧是“小弟”
日本人清不清楚美国人的实力?心知肚明!日方早就认识到即便与美国合作也不会达成所谓的合作目标,而之所以日本人心甘情愿掏钱受骗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就是交保护费。如今的日本能够在亚洲地区狐假虎威,关键就是美国人在背后撑腰,但这种撑腰要需要付费,日方在合作中投入的资金,既是合作,也是在变相为美国缴纳保护费。
其二则是试图让美国人放宽约束。这种放宽一方面是放宽对日本军力发展的限制,毕竟自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无时无刻不希望实现军力的扩张与突破,但受制于美国人约束,实现突破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美国放宽武器出口,为日本提供一系列更具进攻性的武器装备,比如今年年初求购的射程超1000公里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日本清楚美国的综合实力,也清楚合作的成果,但即便是骗局也只能上当,也心甘情愿上当,相较被坑点钱,获得利益更多,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