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精英管理体制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精英选拔标准过于依赖认知能力和考试成绩,忽视了诸如动机、慷慨、敏感性和热情等关键品质。大卫·布鲁克斯在《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如果我们能围绕这些人类能力的深层特征来调整精英管理制度,学校、家庭和工作场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但遗憾的是,精英教育体系往往扼杀了这种天性。研究表明,在幼儿园阶段,学生平均每小时表现出2.4次好奇心,到五年级时这一数字降至0.48次。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倾向于压制学生的好奇心。而历史上的伟大成就者往往具备永不满足的学习欲望,好奇心帮助他们保持灵活、创新和坚持不懈。成功的精英管理制度应重视那些愿意终生学习和成长的人,他们在业余时间也会追求自己的兴趣,如写作、编程等。

除了好奇心,意义感和责任感也是精英必备的品质。拥有这些品质的人会去解决问题,愿意冲破重重阻碍。他们可能受道德情感驱使,或热衷于寻求知识、创造工具。在招聘和面试中,雇主应寻找那些拥有天生驱动力、激情和奉献精神的人,同时团队建设能力也不能或缺。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戴明指出,社交技能作为职业成功的预测指标的价值在近几十年来有所上升。有效的精英管理制度应重视团队建设者,他们拥有出色的沟通和凝聚力,能让团队发挥出大于各部分之和的作用。

在混乱的情况下,感知的灵敏度比智力更重要。敏捷性使人们能够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实时做出正确判断。然而,当前的精英体制似乎鼓励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善于操纵。为了培养具备敏捷性的精英,学校应尝试让校园生活更像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重视团队合作,我们需要更全面的评估方式来选拔精英。档案袋方法、熟练掌握成绩单联盟等工具正在出现,它们拓展了我们对评估的理解,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评估他们的非认知技能,如坚毅、道德品格、社交和情感学习等。
为了使经营管理制度更好、更公平,我们需要将这些措施与全国范围内的改革结合起来。重塑机会结构本身,创造多元化的精英通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走上更广泛的道路。应该建立一个精英管理体制,既要选拔智力,也要选拔活力和主动性。最终,希望精英管理机制能够帮助每个人发现、培养和追求他们灵魂中最重要的激情。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更公平、流动性更强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