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上事了!外甥赌气去理发,舅舅酒后遇车祸死亡,舅妈索赔

君这么近 2024-02-24 08:00:26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春节初二,外甥刘某去给舅舅拜年,因为头发长被舅舅说了几句,刘某不服便与舅舅赌气去理了个“杀马特“头型后,便与朋友去喝酒,然后回家睡觉。碰巧舅舅也与朋友去喝酒,酒后骑车回家不幸遇车祸死亡。第二天,刘某知道舅舅不幸去世后,立刻前往吊唁。舅妈发现刘某理发后,两人发生争执,不欢而散。

等办理完家人的后事,刘某舅妈听从当地“大仙”的谗言,说当地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习俗,便去公安机关控告刘某“间接故意杀人”罪,但警方没有立案,教育她不要相信迷信的说法。可是刘某舅妈并不甘心,又觉得丧事花钱花的太多了,人财两空,希望外甥能把丧事花的钱承担下来,并支付自己的丈夫的死亡赔偿金。但是刘某不肯,于是刘某舅妈又向法院控诉,希望法院给她一个公道,要求其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索赔100万元。最终,法院认为,车祸原因是酒驾导致的意外,与刘某理发无关,不能道德绑架,依法驳回了刘某舅妈的诉讼请求。

大家觉得这事情可不可笑吗?“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实际是源自清朝时期的“剃发令”和“剪辫令”。汉人思念历史的误会和生活习惯等,“思旧”的谐音,最后演变成了“死舅”的顾忌,因此现代一些地方都讲究,在正月不理发的习俗。虽然现在人们都受过高等教育,信奉唯物主义,马列主义吗,不讲迷信思想,但是大家也是比较忌讳正月里去理发的,毕竟有这方面讲究,不给别人添赌,也不会给自己添赌。

网上有许多段子和视频,外甥和外甥女拿着剪刀和推子去给舅舅家拜年。如果舅舅不给或给少“压岁钱”,孩子就会拿出推子和剪刀假装理发,用来“威胁”舅舅,要更多的“压岁钱”,当然这些只是一些桥段,一个笑话而已。

在上面这个外甥刘某初二赌气去理发,舅舅意外死亡,舅妈听“大仙”的话,报警和起诉外甥索赔事件中,三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错误。

第一、刘某的舅舅的错误

可能错误最少,因为刘某单身家庭,舅舅怕刘某“误入歧途”,经常管教刘某,导致两人关系一直不合。而这次春节,初二外甥去给舅舅拜年,但是舅舅看刘某头发长,过于邋遢,批评教育了刘某几句,两人遂发生争吵,这是“导火索”,但舅舅绝对是处于好心。此外,舅舅出去和朋友喝酒,心情不好加上可能多喝点,意识可能有些不清醒,听说是骑电动车回家,这个挺正常,但发生了意外。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都不得酒后驾驶,违反规定的将需要接受处罚。对于非机动车驾驶人来说,会被处以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罚款。因此舅舅喝酒后,骑电动车发生车祸,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第二、刘某本人的错误

刘某去给舅舅拜年,理所应当,“娘亲舅大”,作为妈妈的哥哥或弟弟,舅舅教育批评几句,一般都会听着。但是大过年的,刘某可能觉得扫兴,高高兴兴的来,结果扫兴而归,赌气去理发。这就是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年轻人的思想跟原来不一样了,都比较叛逆,动不动就跳楼、自杀,离家出走等等,有时候真的不好管教,弄的许多家长都没有办法教育孩子,说深了不好,说浅了不管事,家长也头疼。刘某千错万错就是不应该与舅舅顶嘴发生矛盾,最致命的错误就是去理发了,还是“杀马特”头型,给自己制造了麻烦。从头型来看,刘某的性格应该比较张扬、好动、爱说、不服管那种,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主观认为的。

第三、刘某舅妈的错误

她最大的错误就是思想保守,比较封建迷信,听信谗言,听从“大仙”的话,才闹出了这个“笑话”。在丧事办完后,她第一时间找“大仙”,搞这些封建迷信,自己爱人的死,因刘某理发所致,就是哪里话“正月里理发死舅舅”,刘某是间接故意杀人。因此,心里不舒服,加上人死不能复生,舅妈与刘某也不存在血缘关系,估计以后来往的可能性不大,本来要求把办理舅舅丧事的钱出了,但刘某不肯。一怒之下,去警察局和法院将自己的外甥告上法庭,索赔100万。真的有点冲动,自己为什么不冷静思考一下呢?冒出了这么多笑话。

结束语:都是过去的一些文化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很有道理,我们不能钻牛角尖儿。“正月里理发死舅舅”没有科学依据,而且正月里理发的人不少,理发店也一直再营业。但是我们要听妈妈的话,有舅舅的尽量别去理发了。还有就是发生任何事情我们要理性去分析,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能听信谣言,失去理智,不然就要被笑话了。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

0 阅读:1

君这么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