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化肥减量增效降排技术
一、技术名称
玉米化肥减量增效降排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三)提质增效情况。
1.环境效益。一次完成施肥、浅旋、破茬、播种、覆土、镇压等多种工序,减少土壤破坏与水分损失,后期适时机械收获,秸秆还田,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2.社会效益。该技术选择适宜机械化生产和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宜机品种,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节省人力劳动成本显著,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传统种植效益低下的矛盾。
三、技术要点
玉米化肥减量增效降排技术流程:播种前秸秆还田→机械翻地→撒施有机肥→机械平地→玉米播种→田间管理→玉米收获。
(一)整地技术
选择四川丘陵区的坝地或台地,土层厚度大于20cm,要求保水保肥及灌溉排水良好。播前将上一季小麦或油菜秸秆粉碎,长度3-5cm即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粉碎越细越好。均匀施于地表,用旋耕机进行翻耕,之后将土块耙细。播种前整地做到将秸秆和根茬翻埋良好,耕深15cm-20cm,达到待播状态,并注意保墒。
(二)品种选择与处理
(三)玉米栽培技术
种植方式:采用人工点播或机播,可根据劳动力状况和种植时间进行选择。目前推广的有2BEY、2BJD-3等型号精量玉米直播机、2BQ-6型气吸式玉米精播机,集播种、施肥等工序一次完成,适宜播深5厘米。
种植时间:直播夏玉米在4月上旬至6月初播种,可采用人工点播或机播,每公顷用种量30.0-37.5kg。
种植密度:机播玉米行距40-60cm,窝距20-30cm(可调),密度为57000-67500株/公顷。
(四)肥料施用技术
肥料用量:一般中等地力田块,在产量6000-7500kg/公顷条件下,N、P2O5、K2O总用量分别为180-240kg、67.5-85.5kg、60.0-90.0kg。
肥料品种:优先选用玉米专用复混肥料,提倡施用缓控释肥,也可选用尿素、氯化铵、磷酸一铵、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酸性土壤)、氯化钾等常规肥料,慎用高氯复混肥料。玉米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则做到因缺补缺、及时监测。若土壤有效锌(Zn)含量低于其缺乏临界值(1.00mg/kg),应针对性使用锌肥,可以用七水硫酸锌1.0kg/亩作基肥施用;若出现缺锌营养失调症状,应立即喷施0.1%~0.2%七水硫酸锌或其他锌肥溶液,每亩喷施50kg左右,间隔5~7天,再喷施1~2次。在晴天傍晚前喷施,喷后如遇雨淋洗,应重新喷施。
(五)有机替代技术
2.有机肥料替代化肥技术。施用有机肥4500~7500kg/公顷,可替代10%~20%氮、磷、钾肥。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在土壤翻耕后撒施于土表,与底肥同时施用,旋耕细碎平整土地后开厢起垄。有机肥料采用条施和撒施,翻耕覆土深度10cm-20cm。
(六)田间管理
(七)玉米收获
玉米植株枯萎时进行采收,可采用人工采收和机械收割。收获时间要适时,否则过早收获易导致籽粒不饱满,过迟收获易导致果穗霉变。
人工采收:收获时人工采收后,秸秆地上部分需人工刈割后移出田间晾干,以备来年施用。玉米棒晒干后用脱粒机脱粒。
四、适宜区域
本技术适用于四川盆地丘陵区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生产。
五、注意事项
四川丘陵区灾害性气候较为严重,在玉米生长期间要注意抗旱排涝;精良播种要求种子发芽率≥96%;机械选型要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