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之河南归德镇守使成慎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5-01-17 05:44:19

民国时期,“直皖战争”结束后,以曹锟和吴佩孚为首的直系,打败了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此后直系军阀控制了北洋政府大权,直系的阎相文当上陕西督军。

而这个阎相文是民国最短命的督军,当了一个月“陕西王”,就因为抽鸦片死了,在他死后,冯玉祥接任了陕西督军位置。虽然冯玉祥也是直系军阀的人,但他却是陆建章的旧部,不是曹锟和吴佩孚的嫡系,加上冯玉祥野心又大,所以曹锟和吴佩孚对他不放心,强行让他辞去陕西督军,率兵前往河南。

民国军阀

当时的河南督军赵倜,和奉系首领张作霖眉来眼去,这使吴佩孚很不满,因此冯玉祥看到机会,联合结拜大哥成慎,一起想把赵倜给赶下台,自己来当河南督军。

成慎早年在姜桂题的毅军当兵,民国成立后在河南督军赵倜手下当旅长,后来因为权力斗争,成慎被赵倜兄弟排挤,就离开了原来的部队。当冯玉祥想争夺河南督军的时候,成慎就暗中联系旧部,准备联合冯玉祥赶走赵倜,结果因为吴佩孚的插手,成慎战败自杀。

1878年,成慎出生于河南商丘,他从小读书聪明,十八岁不到就考中过秀才。

成慎故居

1897年,十九岁的成慎前往开封,在乡试中考上举人,这时候他决定弃文从武,被河南巡抚衙门保送到保定将弁学堂学习,毕业后加入到姜桂题的毅军,开始了军事生涯。

1909年,成慎第一次遇到冯玉祥,由于冯玉祥文化差,他很羡慕成慎有一肚子文化,二人接触了一年后,关系越来越好。

1910年,成慎在河南新军担任第二十九混成协协统(团长),冯玉祥为北洋陆军第二十镇下属的管带(营长),在这一年中二人结拜成兄弟,成慎比冯玉祥大四岁。

1912年,民国成立后,成慎在河南率兵镇压过“白朗起义”,因此被袁世凯注意。

赵倜

1914年,赵倜担任河南护军使,当他上台后,就在河南打压非嫡系武装,本来河南陆军第一师,已经被袁世凯改编为中央第九师,可河南第一师不是赵倜的嫡系。他就就把河南第一师拆分为两个混成旅,取消了河南第一师番号,成慎担任第一混成旅旅长,兼归德镇守使,率兵在豫东一带剿匪,等商丘的匪患平息后,成慎就率兵去往开封驻守。

成慎文化高,不光字写得好,还会写诗歌,他亲自给部队写了《行军歌》,歌词里面强调不许扰民,要注意军纪军规。成慎还被称为诗人将军,除了带兵打仗外,他很喜欢写诗,多半是关于军旅、忠义之类的,他的两个儿子后来也当兵了,参加过抗日战争。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成慎积极拥护,袁世凯授予他一等轻车都尉的爵位。

袁世凯

1920年5月,赵倜将河南混成第一旅和混成第二旅,再次合并成河南陆军第一师,成慎担任师长,率兵驻守在安阳。

1920年底,赵倜和他弟弟赵杰一起排挤成慎,因此成慎被免去师长职务,第一师也被缩编为河南陆军第一旅。宏威军是赵倜的嫡系,第一师被缩编为第一旅后,赵倜就把宏威军扩编了一个师,任命弟弟赵杰为师长。被撤职的成慎,在河南待不下去,于是就去往北京,当时北洋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将军府,专门用来收容下野的将领,成慎就在将军府担任虚职,成慎对赵氏兄弟恨之入骨。

1921年上旬,曹锟召集北洋将领在保定开会,冯玉祥、成慎等人都参加了,由于河南督军赵倜和张作霖的奉系眉来眼去,所以就有了除掉赵倜想法,成慎觉得报仇机会到了。会议决定,成慎返回河南招募旧部,然后冯玉祥的部队从信阳出发,二人联手攻打开封、郑州等城市。

曹锟

自从成慎被免职后,赵倜兄弟就不断打压他的旧部,河南第一旅第一团团长孙会友,听说赵倜要把他免职,于是派人前往彰德联系成慎,愿意推举成慎为“豫北军”总司令。孙会友派人把第一旅旅长岳宪玉软禁起来,控制了整个部队,接着通电讨伐赵倜,本来赵倜兄弟在河南就不得民心,所以在成慎的号召下,讨伐赵倜的“豫北军”有了上万人规模。

成慎从豫北起兵后,在北京下野的河南政课,也向北洋政府建议撤销赵倜的职务,这时候冯玉祥在豫南发动进攻,在驻马店把赵杰的部队包围,准备联合成慎的“豫北军”,一起消灭掉赵杰。赵倜一边大骂成慎是个小人,联合冯玉祥来打老上级,另外赵倜赶紧找张作霖和“两湖巡阅使”王占元求救,二人出面给曹锟和吴佩孚施压。

吴佩孚

吴佩孚觉得现在还不是弄垮赵倜的时候,经过一番谈判,张作霖以同意陕西为直系势力范围为条件,让吴佩孚出兵帮忙赵倜攻打成慎,逼迫冯玉祥不许支援成慎,乱世就是这样的,军阀之间只有利益。

1921年4月17日,赵杰率兵反攻成慎,双方在潞王坟、五陵寨交战,就在交战激烈的时候,吴佩孚就派手下团长张福来率兵偷袭成慎的后方,致使成慎的部队战败。部队被打散后,成慎和孙会友带着少数人突围,赵杰的部队一直在后面追,当退到浚县材城村的时候,已经无路可退了,成慎觉得自己落到赵倜兄弟手里,肯定生不如死,于是他选择开枪自杀,终年四十一岁。

冯玉祥

孙会友在逃往安阳的时候,被军阀樊钟秀杀死。

1922年5月,冯玉祥当了半年的河南督军后,被曹锟和吴佩孚强行调往北京,冯玉祥在离开河南前想到结拜大哥成慎,他一直为当初没有能帮成慎愧疚,所以他想在开封建一座塔来纪念成慎。而部下建议说,如果为一个人建塔,有点太个人主义,干脆以讨伐赵倜牺牲战士们的名义修建,最后成了“阵亡将士纪念塔”。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