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多腹痛,息痛汤有桴鼓之效!

方名:息痛汤
组成:吴萸1g,木香3g,乌药5g,青皮3g,白芍6g,甘草3g。
功效:温里散寒、理气缓急止痛。
主治:里寒气滞腹痛。
制法:将上药放入砂罐内,加清水120毫升,浸泡30分钟,再用火煎煮到有药汁30毫升为宜。
用法:按年龄大小3-6毫升/次,一般6个月内的1次3毫升,6个月以上的6毫升1次,3-4次1日。
治例:贾××,男,20天。1992年3月7日诊。患儿逢夜必哭,声急厉不辍,翌日晓入睡,腹胀便清稀15天,诸药鲜效。诊:脉纹青紫,苔白。为里寒气滞腹痛。治当温里散塞,理气止痛。投上方3ml/次,4次/日,一剂而愈。
按:婴幼儿娇嫩之躯,抗病力弱,不任外邪侵袭。今寒邪入里凝滞肠道,阳气受阻,气机失畅,故出现腹痛腹胀、大便清稀、指纹青紫、苔白的里寒气滞症状。寒为阴邪,夜间值阴气旺盛,正好邪得其助,故每至夜间发病。《古今医统》云:“小儿腹痛之病,诚为急切,凡初生二、三月及一周之内,多有腹痛之患。无故啼哭不已,或夜间啼哭之甚,多是腹痛之故,大都不外寒热二因。”上方吴茱萸温里散寒,木香、乌药、青皮、白芍、甘草理气缓急止痛。药切病机,吾经年累用,确有桴鼓之效。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请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根据个人自身症状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我用二味药,即芍药甘草汤效如桴鼓。
找不到粪便吃的疯狗才黑中医
[赞][赞][赞]
好历害的.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语音不通,胡言乱语,不会用标点符号,也敢出来混吗?芍药甘草对小儿夜啼就有确切效果。
[玫瑰][玫瑰][点赞][点赞]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