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以妻子为模特,新婚夜一幅画拍出3450万高价

军迷战火式 2025-04-12 14:30:07

2012年,在北京保利那场盛大的拍卖会上,所有被邀请的客人都全神贯注地盯着一幅油画。

1988年那会儿,有幅油画成了人体艺术展画册的封面,这事儿在中国油画界,那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它简单直接,充满魄力,刚一问世就震惊了所有人。现在,24年过去了,它又一次展现在大家面前,时间的积累让这幅画更加吸引人,让人目不转睛。

众人全神贯注地望着那幅画,只见它从460万的底价开始,一路疯涨,最后竟然冲到了2000万的高价。

这幅画叫做《姑娘与静物》,是杨飞云在新婚当晚,拿自己的妻子当模特画出来的。

那这幅油画背后藏着啥样的故事呢?杨飞云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啊?

【从钳工到油画师】

1954年,杨飞云在内蒙古呱呱坠地。他老爹是个教书先生,所以打小就特看重杨飞云在艺术这块儿的琢磨和成长。

杨飞云小时候,老爱瞅着老爸在画板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不论是画宣传画还是肖像,那些线条在老爸的笔下就像被赋予了生命,变得栩栩如生。

杨飞云可能是从老爸那儿继承了对画画的感觉,大概四五岁的光景,他就模仿起老爸的样子,在纸上捣鼓起自己的“作品”。不过啊,那会儿的他还小,基本上就是瞎画一气,没什么章法。

小时候的杨飞云觉得,他手里那块色彩斑斓的画布,就像是他探索世界的窗口。在画布上,天空能被他画成红色,小草也能变成蓝色,任何他脑袋里想到的东西,都能通过画笔展现出来。

12岁那年,杨飞云碰巧在街上撞见有人正在画毛主席的肖像,那幅画简直跟真的一样,活灵活现,一下子就把他给吸引住了。

到家以后,他立马抄起画笔,动真格地搞起了创作。从那一刻起,一直到现在,画笔就没离过他的手。

虽然杨飞云从画画中找到了不少快乐,但在那个年代,靠画画根本养不活自己。身为家里唯一的男丁,17岁的他眼看就要挑起家里的大梁了。

他被调到了呼和浩特铁路局,干起了钳工的活儿。在铁路上,日子挺无聊的,工作也挺单调。不过呢,他有空的时候,就爱瞅瞅那些来来往往的人。

火车站每天熙熙攘攘,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这儿碰面,然后又匆匆离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历,从一些细节里,你能察觉到他们独特的印记。

岁月流转,杨飞云在熙熙攘攘的旅客间,慢慢察觉到了一种人情冷暖。这让他重新燃起了画画的热情,他决定用笔触去捕捉那些日常的点点滴滴。

当他脑袋里冒出好点子时,他会全身心投入,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就是这段拼命三郎的经历,给杨飞云以后的写实绘画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不久之后,杨飞云擅长画画这事儿在铁路局里头传得沸沸扬扬,连上头的领导都知晓了,说咱们这儿有个钳工,名字叫杨飞云,画画手艺还挺拿手的。

好运总是青睐那些提前做好准备的人。有一次,领导需要找人画宣传海报,他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擅长画画的钳工。于是,领导把杨飞云叫了过来,很认真地告诉他,以后绘制宣传海报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杨飞云因为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心里那股对艺术的热爱又被点燃了。他不仅每次都能把宣传海报做得非常出色,而且还把铁路局平时的工作场景画了下来,寄给了报社。没想到,这些画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要不是碰上这次机遇,杨飞云说不定到现在还在铁路局当个平平无奇的钳工呢。但话说回来,光是靠这次机会,就能让他摇身一变成为大名鼎鼎的油画大师吗?那当然还得靠他自己去深入钻研,系统学习才行。

这回,命运又给杨飞云开了扇窗。杨飞云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跟宣传海报打交道了,没想到1978年,高考重新开考。

这一年,对好多人来说,人生轨迹都变了样。只有那些咬牙坚持下来的人,才收获了生活的奖赏,杨飞云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一年,中央美术学院只挑了8个学生入学,好多有着艺术梦想的学生都没能如愿,但杨飞云靠着长时间的苦练,打破了难关,最终成为了这幸运的8人之一。

在这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学校里,杨飞云完成了从普通钳工到专业油画师的惊人转变。他全身心地投入,系统学习了绘画这门技艺,而古典美学背后的文化底蕴,则成了他日后不断努力钻研的方向。

在杨飞云追求艺术道路的时候,有个女的对他来说特别重要,简直就是他生命中的灵感大神,要是没她,杨飞云可能都走不到今天这一步。那这个对他影响这么大的女人到底是谁呢?

【缪斯女神】

1974年的时候,杨飞云画画特别好,就被调到了铁路局文化馆,负责搞宣传。就在那一年,文化馆里还来了一个叫佟芃芃的姑娘。

跟杨飞云的情况不一样,佟芃芃是家里人送到文化馆来学习的。她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在铁路局上班的妈妈对她有着很高的期望,盼着佟芃芃能走出一条跟自己不同的路。

在老妈的盼望中,佟芃芃踏进了文化馆的大门,学起了画画,还拜了杨飞云为师。那时候,她才12岁,而杨飞云老师已经20岁了。

碰到佟芃芃那会儿,杨飞云心里头一动,觉得这姑娘既有点儿害羞,又透着股子聪明劲儿,仿佛一下子就跟自己心灵相通了。

她那双眼睛清澈见底,透着股子纯真无邪,脸蛋儿白白嫩嫩的,说话声音柔和得像春风拂面,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古典雅致的气质。这不就是我一直想找的那个完美模特吗?

说起来,不光长相像,两人在脾气和想法上也特别合拍。杨飞云这人吧,做事稳稳当当,待人真心实意,很多搞艺术的人都夸他性格好,为人宽厚。

他更像是个平易近人的老前辈,而佟芃芃呢,则是实实在在的朴实无华,浑身上下透着那个特殊时代特有的气质,心里揣着和大自然一样宽广的慈爱。

他找佟芃芃来当模特,而佟芃芃也被这个男人对艺术的那股子热情劲儿给迷住了。她从来没想到,艺术的世界竟然能这么有活力,这么让人热血沸腾。

她默默地坐在床边,杨飞云全神贯注地在画画,笔墨挥洒间,他描绘的佟芃芃眼睛像秋天的湖水一样清澈,眼神灵动,充满了中国传统女性特有的那种古典韵味。

之后,他们俩变得特别有默契,配合无间。杨飞云在佟芃芃的艺术探索之旅中,就像是个领路人,为她指明方向。反过来,佟芃芃也成了杨飞云创作时源源不断的灵感所在。

过了好些年,佟芃芃在画画这行当里,也混成了个大腕儿。

她对记者聊起,当年之所以能安安稳稳坐这儿,心里头是被某种东西给打动了。她特别想知道,杨飞云到底想表达啥。

可还没等佟芃芃好好琢磨下杨飞云的艺术天地,他俩就眼瞅着要各奔东西了。

高考重启后,杨飞云废寝忘食地备考,最终成功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他马上就要去北京上学了,而佟芃芃还得继续留在内蒙古。

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世界仿佛就在眼前那么一小块地方。要是碰上个想法一样的人,那真是一辈子都忘不了。就算两个人隔得老远老远,像是在不同的时空里,也挡不住两颗热爱艺术的心往一块儿靠。

杨飞云到了北京后,他俩还是经常写信来往。信中,他们会分享画画上的体会,杨飞云会给佟芃芃讲他在大学里的各种事情。跟佟芃芃聊天,杨飞云总是觉得有讲不完的故事。

寒暑假一到,杨飞云准会回老家,给佟芃芃画像。他画画的手艺越来越精湛,画里的佟芃芃也越来越好看,好看得让杨飞云自己都有点儿分不清是现实还是画里了。

那个在十二岁就认识的小姑娘,现在已出落得亭亭玉立。

日子一天天过去,佟芃芃心里头对这位既是老师又是朋友的男士,慢慢有了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这种少女的小心思,既害羞,又藏在心底,不方便直接讲出来。

受着那份隐约情感的推动,1982年的时候,佟芃芃下定决心要报考北京中医学院,她觉得这样就能离杨飞云稍微近点儿。

北京,这座大城市对佟芃芃来说,挺没人情味的,但杨飞云就像是她在这儿唯一的依靠,现在他们俩走得比以前近多了。

他们经常凑在一起聊艺术、说绘画,日子久了,两个人之间原本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慢慢就变成了炽热的恋情。

他们俩心有灵犀,一点就通,无需多说什么。佟芃芃一毕业,杨飞云就迫不及待地跟她求了婚,而她呢,直接用一件行李作为答复。

打那以后,杨飞云的宿舍里就多了一床新被子。没有那种排场的婚礼,也没有想过那些实际的问题,俩人的心就这样简简单单地拴在了一块儿,纯粹得很。

【永恒的瞬间】

新婚那晚,能有多少人舍得离开身边娇美的新娘,去忙活别的事儿呢?

杨飞云真的很行,他拿老婆当模特,画了好几百幅画,每一幅都捕捉到了佟芃芃不同时候的样子。要说最有名的,那肯定是那幅以他们新婚那晚为灵感创作的画。

他给那幅画起了个名儿,叫《姑娘与静物》,到了2012年,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竟然有人愿意花3450万的高价买下它,你说这画到底有啥魔力?

大家都说,艺术都是从咱们平时日子里找灵感的,看看那幅《姑娘与静物》,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画里的情景,就像是咱们身边的事儿,那姑娘就坐在一堆静物前面,特别真实。这画啊,真的就是生活的一个缩影,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所以说,艺术嘛,真的离不开咱们平平淡淡的日子。

新婚那天晚上,杨飞云瞧着自己的新娘子,她一脸甜美又带着点儿害羞。他心里头那股子想画的劲儿猛地就上来了,特别想把这一刻的美好给永远记下来,就用他的画笔,让这一刻成为永恒。

他看着眼前的老婆,灯光暗暗的,心里头那些温柔的感觉就慢慢冒了出来。两个人眼睛对着眼睛,佟芃芃轻轻低下头,杨飞则在那儿仔仔细细地看着她。

杨飞云埋头苦干好几个钟头,精心创作,而佟芃芃就一直默默地盯着他。或许,在这一刻,她总算领悟到了杨飞云画她时所想表达的东西。那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感觉,是对往后日子的美好憧憬和期待。

在杨飞云眼里,画画就是追寻心里头最真实的东西,是他最干净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静物前的姑娘》这幅画,让他彻底摆脱了束缚。

尽管不少人对这幅画的尺度提出质疑,可杨飞云还是坚持展现了自己的想法。

新婚那晚过后,杨飞云和佟芃芃过上了一段非常幸福的日子。以前像缪斯女神一样的佟芃芃,现在成了他的妻子,这让杨飞云创作起来更有劲了。他不但没因为身份变了就没那么有激情,反而更来感觉了。每次一看到妻子,他的灵感就哗哗地往外冒。

那段时间里,杨飞云根据佟芃芃的形象,画了不少出名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算是他艺术道路上最辉煌的阶段了。

他给老婆画的《小演员》在1985年青年艺术展上拿了铜奖,最后拍卖卖了1475万。画里头,杨飞云仔细琢磨老婆的一举一动,用了好多不一样的颜色,把佟芃芃那种特别的气质给展现出来了。

《小演员》火了之后,杨飞云也跟着出了大名,艺术圈里的人都知道他和佟芃芃的那段情史,也都清楚他对佟芃芃爱得特别深。

上世纪的中国绘画界真是啥风格都有,抽象啊、写实啊,各有各的样。但要说到写实画,杨飞云这人就不得不提,而说到杨飞云,佟芃芃的名字也是紧跟着就冒出来了。

杨飞云和佟芃芃经过多年的相处,彼此之间已经心有灵犀,无需多说什么都能懂对方。他把佟芃芃在日常中的样子,看成了一种特别的美,就像艺术一样。

他给佟芃芃打造了一首叫《北方姑娘》的作品,里面的形象充满了东方韵味。她穿着手工扎染的红色裙子,头上裹着鲜艳的头巾,这些装扮把佟芃芃的民族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幅画里,杨飞云把北方姑娘这个群体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画中的佟芃芃,我们仿佛看到了所有北方姑娘共有的、经久不衰的美丽。

杨飞云特别有一套,他总能发掘出佟芃芃身上那种不一样的美。特别是在佟芃芃怀孕那会儿,她原本就有的那种古典韵味,不光没减少,反而还多了一份当妈妈的温柔光芒。

跟杨飞云相处了这么多年,他的热情一直没减。记得那天,太阳高挂,佟芃芃脸上的笑容特别灿烂,就像小孩子那种纯真无邪的表情,真的打动了这位艺术家的心。

他拿起画笔,又给老婆画了一幅新作,名字叫《纯净之恋》。

画里的佟芃芃,跟以前那个青涩的样子大不相同,她眼神柔和地看着杨飞云。旁边是他们爱情的小果实,那份神圣的母爱,通过杨飞云精心刻画的每一笔,清楚地展现在每个人的眼前。

画里的佟芃芃,跟以前咱们认知里的北方大妞可大不一样。现在的她,身份变了,成了妈,还是杨飞云心里头最爱的那个人。她不再是大家常规觉得的那种漂亮,但杨飞云对她那一瞬间的心动,却被他捕捉下来,永远留在了画布上。

杨飞云一辈子都在琢磨那种既简单又实在的艺术,他画画时不太爱画那种气势磅礴的大场面,反而喜欢把一个个小人物画得活灵活现,让人叫绝。

与此同时,杨飞云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对艺术长久且执着的热爱。他并非那种天生就才华横溢的画家,而是一路摸爬滚打,碰到了不少给他指路的贵人。

老爸给他开了蒙,老师给他指了路,同学之间互相学习进步,但最关键的是老婆佟芃芃给他的精神支柱。在艺术上,他们心有灵犀,配合默契,但更重要的是,佟芃芃给了他心灵上的巨大震撼。

没有深刻的体悟,就创作不出细腻的艺术品。现在,已经68岁的杨飞云还在艺术的道路上持续钻研。人的能力有限,但绘画的可能性无穷,能通过画作触动更多人,是杨飞云内心最大的期盼。

0 阅读:5

军迷战火式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