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实话,三河市的点子有点低,要商户换个招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连第一大报都批评了。

要商户换成统一的招牌,现如今岂止是三河这个地方。上网搜搜,就可以搜出许多类似的荒唐事来。
去年春节,回老家,看到镇上,无论卖什么的店铺,其招牌都换成了一样颜色、一样字体、一样材质、一样宽的招牌。
别说小地方。上海是大都市吧。那儿照样要求商户换成统一的招牌。2019年3月25日新京报报道,上海常德路商铺招牌被要求黑底白字。2025年04月12日 新浪网 有篇 晴雨风曰写的小作文《上海一地,几千家商铺招牌全部更换掉,目击者:几千家同时换!》。


我很有些纳闷,一些地方的为官之人怎么喜欢要商户按自个的意愿换招牌?
商铺的招牌,是商户的事。何必要官家劳神费力呢?如果商户连招牌都不能当家做主,自个说了算,那么商户怎能适应市场需求做买卖?商户依法拥有的自主权,那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官家一再说,要为民营经济服好务。强行商家换成统一的招牌,这是服好务吗?要我说,连服务都算不上,而且是在折腾。有句俗话,叫“说到做到”。不能满嘴说“服务”,而做的是折腾、刁难之类的坏事。
之所以要商户换成统一的招牌,官家的说法是为了优化城市形象。换成统一的招牌,城市形象就优化了?城市形象,关键在于生意兴隆,生活烟火气旺盛。我老家有这么一句形容人的话:漂亮苕。就是说这人徒有一副漂亮的外表。招牌搞得漂漂亮亮,而生意惨淡。这难道是良好的城市形象?再者,一座城市到底是谁的城市?难道只是官家的城市吗?城市,是生活在这儿的居民的城市。一座城市如何优化形象,要问问广大的居民,由居民说了算。居民才是城市的主人。官家的职责是服务,而不是替主人做主。像换招牌的事,要听商户的意见,按商户的意见办。
招牌的事,由商户说了算吧。这不是官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