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关于孔乙己的评论,某些官媒在公众心目就一直在滑坡,官媒还有没有公信力了?一时之间全社会都在问这个问题。
就拿这次四川陈志龙造谣中国电科事件来说,4月5日,虚假微信截图发出来,此后,中国电科就有了回应。
而部分官媒也随即站出来力挺中国电科,严厉斥责了这种造假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然后不痛不痒的说要直视加班问题。
你要说这件事情很恶劣,造假者该不该惩处,该,而且要严惩。
但是,这里也要问一个问题,国企受委屈了,第一时间站出来证明其清白,但是公众受委屈的时候,官媒是不是也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其撑腰呢?
不妨做个对比,陈志龙之前,一直是北极鲶鱼钟淑卉“霸榜”热搜,而9位数的家产自曝更是成为大家深究的重点。
而这件事,除了深圳市交通局出了一个正在内部核查的证明以及深圳纪委监委将进行调查的通告外。钟家财产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钟姓干部到底是不是如其所言老老实实退休的?那1200万美元注册的公司到底怎么回事以及为何钟家有那么多亲属都在交通系统任职等等。
这些问题,没有什么官媒在追问。
这些事情都是网友在深扒,但是未见有什么有影响力的官媒对此深度报道,更谈不上及时。
那就让人深感疑惑,当前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矛盾点就是贫富严重不均,这里面,既得利益群体占有太多又是矛盾的核心。而中央政策也不止一次谈到要优化分配结构。
那么这次事件官媒为什么不能深度报道,回应民众关切,避而不谈假装看不见,一碗水都端不平,还有些洗地文说要相信官媒的公信力。
公众当然希望信任官媒,但是其厚此薄彼的表现,真的让人大失所望。
如果说财产问题比较敏感,那么之前这个北极鲶鱼在网上的论调中张口闭口都是韭菜、蜘蛛。
蜘蛛啊,一个仗着家里不知从哪搞来的钱润到国外的洋奴豆开始骂自己人了,骂得肆无忌惮了。这种人都放着不调查,这种行为官媒你都能忍,你让老百姓怎么看?
但凡公信力,不是那么容易建立起来的,要敢说实话、真话,更要敢于直面问题、调查问题,揭露真相。在我国,前面则更应该加上一个定语,为人民。
但是如今官媒都在说一些什么话呢?不是曲解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就是拿一个卖土豆日赚9000的特例忽悠大家只要努力日子都会变好的?
努不努力大家不知道吗?这是不是废话,作为官媒,更应该去探究为什么年轻人努力了也没结果?为什么那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了要被迫去送外卖?
为什么有一堵巨大的墙挡在公众面前?让民众即使努力也不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即使努力,也依旧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
陈志龙的话题公众不希望仅仅看到官媒说我们又抓了一个骗子,粉碎了一次针对国企的蓄意言论攻击。
因为即使是这些编造的话也深深戳中了每一个打工人的内心,那么公众也需要官媒来发声,来揭露出那些躺在韭菜身上数钱的人到底是谁。
无论官媒也好,其他媒体也罢,不求其能解决多少问题,毕竟解决问题人不是你们。
但实事求是,真正深入到问题当中,公平公正的反馈社会诉求,起码是一个媒体应有的良知。
拍着脑袋凭感觉发言,或者有意地去回避一些问题民众都能看得到。
在探讨官媒的公信力是否下降的时候,不妨问问现在的部分官媒,你代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