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小米汽车SU7锁单之后,真就铁板钉钉不能退了吗?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背后到底藏着啥猫腻?
说白了,这事儿一开始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你想啊,辛辛苦苦攒钱,好不容易想买个大件,结果定金交了,反悔都不行?
这规矩听着就有点霸道。
小米官方的回应是,锁单是因为要排产,要定制,退了会影响整个流程。
这话听着好像有点道理,毕竟造车不是闹着玩,牵一发动全身。
但问题是,消费者也不是冤大头啊,万一真有啥突发情况,难道就只能硬着头皮上?
好在,小米也不是完全不讲理。
他们说会尽力帮用户解决问题,提供一些补偿方案。
但具体怎么补偿,补偿多少,就得看情况了。
这事儿吧,说到底还是个沟通的问题。
如果一开始就把话说清楚,让消费者明白锁单的风险,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争议了。
这边用户关系还没完全捋顺,那边小米又放出大招了——YU7内饰谍照曝光!
你品,你细品,这内饰设计,简直是科技感爆棚!
特别是那个环绕式远端屏,细长条的,但信息量巨大,速度、导航、多媒体,啥都有。
再配上悬浮式中控屏,还是熟悉的澎湃OS,这体验,想想都觉得爽。
话说回来,这YU7的内饰,跟SU7还是有点不一样。
最明显的就是那个环绕式远端屏,SU7上可没有。
这到底是升级还是改变?
就看消费者的口味了。
SU7的经典元素,YU7也保留了下来。
比如那个三幅式方向盘,还有右下角那个红色的Boost按钮,一看就是小米的风格。
尺寸方面,YU7长宽高分别是4999/1996/1600mm,轴距3000mm,妥妥的五座布局。
这尺寸,家用是足够了。
至于动力,后驱版最大功率235千瓦,最高车速240km/h;双电机四驱版更猛,系统综合功率508千瓦,最高车速253km/h,百公里加速估计能进3秒。
这数据,简直是性能怪兽!
但问题来了,YU7这么牛,为啥不参加上海车展呢?
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说了,YU7确定不参加。
这到底是啥原因?
是产能不足,还是另有安排?
这就不得而知了。
说到产能,就不得不提一下SU7的交付情况。
4月初,SU7的交付量一直在涨,首周就交了3000多辆。
小米还说了,未来几个月会继续提高产能,争取满足市场需求。
看来,小米对SU7的销量还是很有信心的。
为了证明SU7的实力,雷军还亲自上阵,直播测试SU7的城市NOA功能。
直播里,雷军详细介绍了SU7在城市道路上的表现,自动变道、避让行人、识别红绿灯,样样精通。
这波操作,既展示了技术实力,又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简直是一箭双雕。
光有车还不够,充电也是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小米宣布要加速充电桩的布局。
4月10日,小米说要在全国范围内新增一批自营充电站,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和交通枢纽。
目标是在2024年底,覆盖大部分城市。
这力度,够给力!
除了硬件,软件也不能落下。
小米汽车App在4月中旬上线了社区功能,让用户可以在里面分享用车体验、交流技术问题、参与官方活动。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让车主们更有归属感。
话说回来,小米汽车的周边产品也是卖得火热。
车模、服装、配饰,啥都有,有些都卖断货了。
这说明啥?
说明大家对小米汽车的品牌认可度很高啊!
你看看,小米汽车这一系列操作,又是解决争议,又是发布新品,又是提升产能,又是布局生态,简直是火力全开。
但话说回来,造车这事儿,不是光靠嘴上说说的,还得看真本事。
小米汽车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也很多。
能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就看它能不能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用户体验,以及不断创新了。
但是话说回来,我个人觉得,小米汽车只要保持这种积极进取的势头,未来可期!
最后用一句俗语结尾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让我们拭目以待小米汽车未来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