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背着爵士鼓闯荡京城的彭维纳,被南方电视台前辈一眼相中。试镜现场,他当着领导面撕碎通稿重写的行为,意外开启主持人生涯。化名“彭彭”的他,带着音乐人的桀骜闯入新闻界,《今日最新闻》里那句“街坊的事就是大事”的开场白,成为广东80后的集体记忆。
同事回忆,他总在导播室备着非洲鼓,广告间隙即兴来段演奏。这种不羁风格让节目收视率飙升,却也常让导播捏汗——某次直播时他即兴改编顺口溜点评时政,险些酿成播出事故。
2011年的城中村强拆事件报道,将彭彭推向职业生涯巅峰。面对涉事街道的官方通稿,他在直播中突然揉碎纸张扔向镜头:“这种糊弄三岁小孩的鬼话,我们街坊不买账!”次日《南方都市报》头版刊出现场照片,网友封其为“真话勇士”。
光环背后,他承受着双重压力:每月6800元的工资难以支撑房贷,母亲电话里念叨“不如回来唱粤剧”。2016年搭档阿栋离职时,彭彭在微博写下:“新闻人的笔杆,终究重不过生活的秤杆。”
如今“彭记”旗下已扩展三家分店,银座分店的广式早茶需提前两周预约。店里最醒目的装饰,是《今日最新闻》时期的工牌与摔稿事件报道剪报。常有大阪华侨带着孩子前来:“看看这位伯伯,以前在电视里帮我们广东人说话。”
面对“崇洋媚外”的指责,他在直播里舀起一勺陈皮红豆沙:“移民不是背叛,就像这碗糖水——走得再远,根还在岭南。”镜头扫过后厨,腌着老陈皮的陶罐,正是从广州老宅带来的嫁妆。
樱花季彭彭在横滨中华街开出首家粤语培训塾。报名表里,神奈川主妇留言:“想听懂丈夫说的‘落雨大,水浸街’。”或许这就是他选择的路——用美食与乡音,在异国搭建新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