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飞为爷爷“正名”,刘文彩是善人,难道历史搞错了?

逸屹川 2025-04-21 16:18:20

刘小飞,刘文彩的孙子,1946年1月26日出生。他的父亲是刘元华,刘文彩的第二个儿子,以前当过川军的少校营长,后来转行做了铁路工人。刘小飞念完初中后,就在川庆钻井公司干活,一直干到了退休。

1973年起,刘小飞踏上了探寻刘文彩事迹的旅程。到了1994年,他为了给自己的爷爷恢复名誉,亲自跑到大邑县安仁镇,深入调查刘文彩的真实过往。到了2016年,七十岁的刘小飞写下了这段经历。

乍一看,这篇文章好像并没有要给刘文彩“平反”的意思。不过,你要是仔细琢磨琢磨,就能瞧出刘小飞在里头一直强调一个事儿,就是说刘文彩完全是靠着他弟弟刘文辉活着的,“他就像是刘文辉背后的影子,一辈子都在给刘文辉打下手,刘文辉说啥他就干啥。”

以前,刘文彩的好友建议他去香港,但他拒绝了,因为弟弟刘文辉让他别去。刘文彩离世后,他的妻子打算前往香港,但最终也没去,因为刘文辉不让她去。为啥刘文辉不让他们走呢?原来,1949年下半年,刘文辉打算带着手下起义。

另外,有个很关键的事儿,文章明确提到,那时候地下党的指挥中心其实就藏在刘文彩的大宅子里。这事儿是刘小飞他妈私下里跟刘小飞“严肃地”透露的。为啥这么严肃呢?还不是因为刘文彩后来变成了地主、官僚、恶霸、军阀的代名词,这都是某些人“用完就扔”的恶果。

到了这里,文章的中心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我爷爷刘文彩干的那些事儿,全都是和刘文辉有关的,他其实是个有功的人,得给他恢复名誉。

刘小飞这人特倔,为了给爷爷平反,他是使足了劲儿。九十年代那会儿,他就跑到地主庄园里头当起了免费导游。不过啊,他带着人看庄园的时候,对那些摆出来的东西,大都是不认可的。

那时候,社会上好像兴起了一股追求历史真相的热潮,有人开始质疑英雄人物的事迹,有人想为汉奸式的人物平反,还有人想给刘文彩这类人正名。有位作家说,这是要把被歪曲的历史给掰正了。

说到刘文彩这事儿,刘小飞可不是孤军奋战,还有好些人也都在为刘文彩的事情奔波忙碌,给他加油打气呢。

这些话说白了就是讲刘文彩心眼儿不坏。文章里举的例子,说白了就是这几个:刘文彩一辈子都在帮他弟弟,所以他干的那些高税收、贩卖鸦片啥的坏事,也能理解;刘文彩修了路、建了学校,给当地人带来了好处,所以他是个大好人;刘文彩的庄园里压根儿就没啥水牢,也没关过像冷月英那样的穷人,所以他不是啥凶狠的地主。总的来说,刘文彩不是那种十恶不赦的大坏蛋,而是一个有人情味的“老派地主”。

刘文彩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

刘文彩这家伙,是个大官老爷。

要是刘文彩没当过官,他可能就不会突然发财,也成不了后来的大地主。

刘文彩,他是四川大邑县安仁镇的人,1887年出生,1949年去世。他年轻的时候,主要是靠赌博过日子,沾染了不少坏毛病,大家都叫他“刘老虎”。

1920年10月份,刘文辉那时在川军的第八师当团长,他带着手下占领了叙府,这个地方现在就是宜宾市。没过多久,他就跟第八师分了家,自己拉起了一支独立旅,并把叙府划为了自己的地盘。为了在当地搞钱来养活和壮大队伍,他把五哥刘文彩给叫来了,让刘文彩帮他管钱管事。从那以后,刘文彩靠着弟弟,堂而皇之地当上了各种各样的官,这些官职虽然五花八门,但捞油水的机会可不少。

从1922年到1931年间,刘文彩在叙府一连干了好多官儿,像什么船捐局的头头、百货税捐局的老大、四川第四十二区的烟酒专卖局长,还有护商事务的处长、水陆护商的总头儿、禁烟查缉的总管、税捐总局的大当家,以及清乡司令等等,加起来得有十多个正经职位。这么说吧,他手头的大部分钱财,都是当官那会儿一点点攒起来的。

刘文彩到底掌控了多少财权?他负责收81个县的税。你想想看,四川那时候总共有146个县,他管的县数超过了一半,足足有一半以上呢。

刘文彩用征税的方式来增加收入,手段真是让人吃惊。那时候,农民得交的基本税就是田赋和那些附加税,可刘文彩却不停地搞起了“提前收田赋”的招数。等他1932年离开叙府的时候,叙府那片地方的田赋,竟然已经提前收到了1957年的份儿上。

刘文彩这家伙,简直就是个征税高手,他搞出来的税种花样多得让人吃惊。除了风筝这种天上飘的不收税,草鞋这种地上踩的也不收,剩下的像什么锄头税、扁担税、厕所税,反正是只要能想到的,几乎都让他给征上了。到后来,他连草鞋都不放过了,也开始收税了。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刘文彩还有两招更绝的:“懒惰税”和“喜庆税”。要是哪个农民不种鸦片了,刘文彩为了教训那些“懒人”,还是会向他收所谓的“烟苗费”。要是马路修好了,除了之前交的马路税,还得再掏一笔“喜庆税”。更离谱的是,刘文彩连戏院的戏票都不放过,每张票上都额外加了14种税,什么治安维护费、伤亡士兵安抚费、退伍军人营养费、公园维修费等等,真是五花八门。

据说,刘文彩在川南税捐总局当头头那会儿,给老百姓整出了150多种税要收,一年到头能捞到差不多1200万银元。这些钱,大头都给他弟弟拿去当军费了,剩下的呢,就都进了刘文彩自己的腰包。这些钱,后来就成了他不断买地扩张家业的本钱。

刘文彩是个生意做得很大的老板。

要是刘文彩没当过那个倒买倒卖的投机商人,他可能就攒不下那么多“私房钱”了。

在刘文辉的地盘上,刘文彩把控了大部分能挣钱的买卖。到了1928年,他把手下的“人和”银号拆成了两大块:一块专门搞鸦片、药材、山货、棉纱这些的独家生意;另一块呢,就是垄断食盐的买卖。这两大块手下有几十家铺子,遍布叙府、自贡、叙永、五通桥、纳溪、乐山、重庆、昆明、上海这些城市。

刘文彩主要靠控制烟土市场赚大钱。他当的“川南禁烟查缉总处长”这个官,一边查禁私卖的烟土,好让自己独占,另一边呢,又从卖“官土”里头捞好处。他每年都要从云南买好多大烟,四川本地的也不少,都是上万担的买。这样一来,好多人因为抽鸦片,把家都抽没了。刘文彩每年从鸦片上刮的税,能有800万,这占他每年在叙府收的税的大头,六成以上呢。他倒卖烟土,一年还能赚个100万左右,这些钱,都直接进了他的腰包。

刘文彩这家伙,是个手握兵权的军阀头子。

要是刘文彩没有掌握武装力量,可能他就没法在川南呼风唤雨,肆意妄为了。

1930年的时候,刘文彩把原本保护商队的队伍扩大成了一个团,并且把这个团编进了24军的18团,他自己就当上了团长。另外,他还掌控了叙府的团练局,随时听他的调遣。以前啊,叙府驻军是第六混成旅,旅长是覃筱楼。但这个覃筱楼被刘文彩又是威胁又是利诱的,给逼得没办法,最后只能从刘文辉那里拿了笔钱,灰头土脸地离开了。

1932年1月份,刘文彩爬上了24军叙南清乡司令部头头的位置,手下管着两个团的兵力。刘文辉还给他封了个中将的官衔。这样一来,叙南那块的军事、政务、财政大权,全都被刘文彩给攥手里了。

刘文彩这人,是个大坏蛋。

如果刘文彩不靠着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去强行控制一个地方,那他可能就没办法去压制民众运动,更别提杀害共产党人了。

咱先不说刘文彩怎么到处搜刮民财,搞走私卖烟,还有怎么收地租、逼人交租这些事儿。就先说一个例子:刘文彩的三姨太凌君如,领着一大帮人出去逛,好几辆车排一块儿,满街横冲直撞。车一经过,路人得赶紧躲开,要不稍微慢点就得挨鞭子。她还嫌坐的车弹簧垫子不够软,刘文彩居然找了个胖女人给她当人肉垫子。要不是刘文彩横行霸道,他三姨太哪敢这么嚣张?

刘文彩回到老家后,心里盘算着要让周围的土地都归他刘家所有。他首先动手搞了个黑社会团伙。1941年,他把大邑、邛崃那片的几个狠角色,像李鹏举、郭保之这些土匪头头,都拉到了自己这边,一起搞了个在四川很有势力的袍哥组织,叫“公益协进社”。不仅如此,他还整了个手枪连,这样一来,抢地、保庄子就有了武力撑腰。没多久,刘文彩的地就飙涨到了12500多亩,从大邑一直铺到川西平原的十一个县。而且,他还用这个武力去对付地下党和地下武装,手段残忍。刘氏庄园原来的管事安师吕说过,刘文彩为了镇压川西的武装反抗,杀了好多共产党员,比如朱英汉、肖汝霖、李筱文他们。

1946年秋天的时候,肖汝霖接到中共川康特委的任务,他在大邑的山区里头组建了一支有五六十号人的武装工作队。他挺聪明,瞅准了地主武装之间不和,就借着要一起防御的由头,让刘文彩给这支队伍提供了不少枪和子弹。到了1947年,肖汝霖自己也入了党,还当上了川西南人民武装工作委员会的头儿。可这事儿被刘文彩知道了,他立马就对武工队下了狠手,要围剿他们。1948年9月,刘文彩派人突袭了三河场的武工队,肖汝霖没躲过这一劫,被抓起来杀害了,那时候他才28岁。

刘文彩是个大财主,拥有很多田地。

要是刘文彩只是个老派的地主,那他可能就不会干出收高租、要高押金、放高利贷这些事来了。

1932年10月份,刘湘靠着武力手段,硬是把他的叔叔刘文辉从川南给撵走了。这样一来,刘文彩没办法,只好回到他的老家大邑去。他这次回去,那可是风光无限,带了20多条船,船上装了足足4500个箱子,每个箱子里头塞了2000块银元,加起来就是900万大洋的巨款。

回到老家后,刘文彩肯定又忙着买地了,他在华阳、温江、崇庆、双流等七个县里,总共买了8000多亩田地。而且,他手头还有13栋大宅子,380多间沿街商铺。特别是安仁镇上的那座刘文彩老宅,占地整整28亩,房子有160多间呢。他的田地和房产啊,遍布川西、川南,还有成都周边地区。

刘文彩这家伙,可不是那种老一套的地主。他对租种他地的农民,压榨得可狠了,主要手段有三种:

高额的押金

穷苦农民要租刘文彩的地种,得在租地前先交一笔押金,这押金没有利息,等不种地了还给退。有个农民叫符曹康,他租了三亩刘家的地,为了交押金,不得已卖了家里的一头水牛。可没几年,刘文彩就把地收回去了,那时候退回来的押金,早就贬值了,顶多能给小孩买一小包花生米。刘文彩就是用这种收高押金的方法,来搜刮农民的钱财。

昂贵的土地租金

刘文彩是个大地主,每年都得从租地的农民那里收租子。他定的租子,有个响当当的名号,叫“铁板租”,或者“死租”,这数目可比其他地主收的高多了。他说了:“田地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田得交一石一斗,中等田一石,下等田八斗。”这些租子,通常都能占到一年收成的一大半。更绝的是,不管年景咋样,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租子“一分都不能少,一天都不能晚”。要是赶上荒年,农民交不上租子,那也别急,高利贷正等着呢。

借钱时,如果利息特别高,那种就叫高利贷。简单来说,高利贷就是借钱的利息贵得吓人。它可能会让你在短期内还上一大笔钱,甚至可能让你陷入还不起的困境。高利贷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利息滚雪球似地增长,很容易让人陷入财务危机。所以,借钱时一定得小心,避免掉进高利贷的陷阱。

农民手头紧,粮食也缺,日子过不下去了,可以找刘文彩借粮借钱。但他有个规矩,借钱借粮前先扣掉全部利息,这叫做“预先扣息”。等你拿到钱粮,利息三天两头地往上涨,这叫“连连加息”。到了月底,本金加利息得翻一倍,这就是“月月翻倍”。结果呢,好多农民最后连家底都赔进去了,还还不清债。这时候,刘文彩就提出用田地来抵债,这样一来,农民的田地就都归了他。

刘文彩能否被“平反”呢?

咱们再聊聊刘小飞这家伙。他在刘氏庄园里头帮忙,一说话就是那句“

刘文采绝非仅仅是个普通的中国传统地主。他其实是个融合了官僚、军阀、地主、恶霸等多种身份的角色。刘小飞想为他爷爷“恢复名誉”,还有不少人写文章想为刘文彩平反。有篇文章直接说:“刘文彩其实就是一个坚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地主”,“他是个活生生的、有着跟普通人一样人性缺点的中国传统地主。”

刘文彩在川南那一带,搞了好多乱七八糟的税,拼命搜刮老百姓的血汗钱。到了西康那边,他又搞起种鸦片这一套,还武装起来贩卖鸦片,想方设法捞钱。就这两档子事儿,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大的痛苦和灾难啊!难道就凭一句“替弟弟办事”,就能把这些烂账都抹掉吗?

有些想给刘文彩平反的人,真的拿不出什么真凭实据,就只能老调重弹,说刘文彩干了些“好事”,想以此证明他是个“和善开明的乡绅”,这就是他们口中的历史真相。比如说建了几所学校,修了条公路,还有搞了点水利工程。

1942年那会儿,文彩中学被建了起来,刘文彩算是主要出钱的那个人。但要说他真的是为了当地教育好,可能没那么简单。他做了点好事,可不代表他就是个好心人。

刘文彩搞水利主要是为了自己。

1933年,刘文彩想让他安仁干江坝的地能浇上水,得从崇庆县挖条四里长的渠,把济民堰的水引过来。他还让佃户们自己带着吃的和工具去挖渠。那些本来就吃不饱饭的佃户,哪受得了这么重的活,农民万吉山他们就起来反抗了。结果刘家的打手用石头把万吉山给砸死了。这条渠后来叫“万成堰”,是佃户们白出力、流血流汗挖出来的。水终于引到田里了,可刘文彩又找农民要“水利费”。他还真不要脸,给自己立了个“功德碑”,上面还写着“恩泽百姓,功劳跟李冰一样”,简直就是又当强盗,又立牌坊。

要是说刘文彩这人,做了点好事就算是好品质、好人了,那按照这个标准,这世上坏人怕是一个都找不着了。你看汪精卫,在当汉奸之前,他也干了不少大好事呢。而且,他投降日本鬼子时,还找了个挺光鲜的理由,说是为了“曲线救国”。那到底,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大邑那儿的刘氏庄园博物馆,以前啊,人家叫它地主庄园展示厅,不过到了1997年初,就换成了现在的名字。为啥要换呢?

0 阅读:5

逸屹川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