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头砍不动,以前用来做秤杆,现在很珍贵,每棵树都有人保护

汝说文化 2021-08-04 15:00:52

如果形容一个人不自量力,在行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本领,我们就会用班门弄斧来形容他。先秦时期著名的匠人鲁班以他出类拔萃的发明创造而享誉天下,那个时候,鲁班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杆秤。

这历史上的第一把秤,是鲁班取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作为刻度制成的,这杆秤规定那一斤就是十三两,使不够统一的重量衡度也有了具体统一的标准。

从那时起,杆秤就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每家每户尤其是经商之人的必备工具。

尤其是在后来,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之后,嬴政统一了度量衡,他在秤杆上多加了三个星花刻度,规定一斤从13两变成了16两,在这个标准问世之后后,只是一直沿用了2000年之久。

于是就会有人产生疑问,为什么那时普遍使用的十三星花的杆秤,被秦始皇改成十六星。关于这三颗星花,便有了一个更神奇的说法。

无奸不商,传说当年商圣范蠡发现,很多商人在使用秤的时候会故意缺斤少两。范蠡想要改变这种现象,于是就在称杆上加了三个星花,这三个星花分别代表着“福、禄、寿”。

再通过自己的商业影响力,将这三颗星花的意义 传播每家每户,如果做交易时缺斤少两,便会有折福、折禄、折寿之说,自那时起,缺斤少两的事便少了很多。后来在秦王嬴政的鼎力支持之下,十六星花杆秤才开始大面积使用和传播。

秤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个称重的工具,还象征着标准、法度。俗话说“天地之间有杆秤”,这句话就是在告诫世人要遵纪守法,不能做违法之事,要恪守良心和道德 。

普通木材

这种秤文化的广泛应用和传播,使得秤杆在我国的发展也千变万化。后来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秤在我国的需求样式也就越来越多。

尤其是在南宋时期,那时重农抑商政策放松,对商人的管控也没有以前那么严苛,经济也逐渐发展,商品贸易和流通日益频繁,对制作秤的材料的要求,也开始严格起来。斧头砍不动,以前用来做秤杆,现在很珍贵,每棵树都有人保护

先秦时期那种测量精度和便携程度,都存在严重缺陷的秤,已经不再适用于那时的贸易。需要解决当今的问题,就需要对称进行改善,尤其是在制作秤的原材料这一块儿,一定不能马虎。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用的杆秤的木料,大多会选择使用楠木或者是“红栒子”木,这两种木料的特点就是比较坚韧,这种坚韧的属性也使它们成为制作家具的必备品。

但由于这楠木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昂,红栒木产量又少,这种木材通常分布在山林之间,难以寻找,所以大家便开始寻找新的替代品。

铁力木的使用

久而久之,人们便发现了更好的木材,斧头砍不动,以前用来做秤杆,现在很珍贵,每棵树都有人保护,这种木材被人们亲切地称作“铁力木”。

铁力木是一种密度比较高的木材,不仅十分致密,并且极度坚韧,一般人就算使用斧子,也很难将这种木头砍断。除此之外,它还有不易形变,耐磨损,抗腐蚀,防虫蛀等十分优异的性质。

而且这种铁力木还十分的美观,与楠木和红栒木一样,这种铁力木可以制作家具,但和它们不同的是,铁力木以其优异的特性充当着建筑材料,很多房子的顶梁柱使的都是用铁力木。因为如此,很多北方商人便开始不辞辛劳地从南方购买铁力木,制作成大型杆秤。

这种优异的特性,也几乎为它带来了灭顶之灾,被人们开始大量砍伐,用来当做建造材料及杆秤。

但这种树并不是一种速生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铁力木通常需要花费70年的时间才能长18m左右。

像那种符合使用要求的大型铁力木,通常在30m左右,30m的铁力木,基本都是拥有200年以上树龄的古木了。

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这种铁力木在自然界几乎销声匿迹,后来在国家大力保护之下,铁力木才逐渐再次生长起来。

如今铁力木已是我国的二级保护植物,私自砍伐铁力木是违法的行为,面临着巨额罚款,甚至会有牢狱之灾。

0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