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9年12月的那个下午,主席走得飞快,一下子就回到了办公室。他一进门,就把一份报告猛地扔到了秘书胡乔木的桌子上。
“这份是不是陈云的意见反馈?你为啥没跟组织说一声呢!”
瞧着毛主席气得不轻,胡乔木没办法,只好伸手拿起桌上的文件,说话吞吞吐吐,“那个,其实前几天关于这事儿的协商小组已经达成了一致看法,我是想说...”
陈云的看法到底值不值得采纳,这得咱们组织里头一块儿商量着来,但你作为秘书,自个儿的岗位职责心里得有数。
那这个陈云究竟是啥来头?为啥他能受到主席那么大的呢?
咱们聊聊那个动荡不安的革命时期吧。
【上海印书明志向】
陈云,他是我们党里头的关键人物,也是参加过好多重要会议的大佬。在抗日战争那会儿,还有后来的解放战争,他都表现得特别出色。但你知不知道,他小时候过得可穷了,穷得他压根儿没想过自己将来能干出这么大的事儿来。
陈云打小就在上海郊外的穷苦家庭里长大,他爸妈走得早,所以四岁那年,他就跟着叔叔开始帮忙做些裁缝的小活儿。
我以前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就当个裁缝学徒了,等叔父干不动了,我或许就能出师,自己接客做衣服。到时候,开个裁缝小店,日子虽不富贵,但吃喝肯定没问题。
但陈云渐渐长大后,他的想法有了转变。特别是目睹上海局势动荡,各方力量错综复杂,他心里琢磨着,这个养育自己的地方现在已是满目疮痍。他觉得,唯有真正为这里做点什么,才算是有了点回报。
陈云八岁那年,终于踏进了学堂的大门,开始学认字,也慢慢懂得了不少道理。
那时候,陈云的师父莫万山瞧上了他的聪明劲儿,就开始教他读书看报纸。也是在那时候,陈云头一回从师父嘴里听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儿。
没过多久,战争就打响了,上海一下子成了大家都要抢的地盘。叔父开的那个裁缝店,隔三差五就被人无缘无故地捣乱,实在没办法,只能先关门,不做了。
那时候,陈云实在不好意思继续麻烦叔父养他,由于掏不出学费,他没办法,只能退学不念了。
段万山心里头不忍见着自己的学生陈云,大好青春就这么白白浪费掉,所以就给他牵了条线,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去做学徒。
陈云在商务印书馆做学徒的那段日子,成为了他日后大展宏图的关键起点。那时候,他只要有空就会捧起书本,看了不少书。而且,他还学到了报纸印刷的窍门,懂得了怎样设计版面才能让内容更抓眼球,哪些布局最能吸引人注意。
他甚至深入研究了印刷书籍和报纸所用的墨料,搞清楚了哪种墨料能长久保持清晰,而有的墨料因为加了其他化学成分,没过几天上面的字就全没了。
陈云因为掌握了这些知识,所以在后来的成长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925年那会儿,陈云已经能挑起大梁了,他当上了商务印书馆罢工委员会的头儿,带着自己的伙伴们投身到了五卅运动中。
【上海罢工事业长】
不仅如此,在五卅运动那会儿,他碰到了一群想法一样的年轻人,还利用在商务印书馆上班的机会,印了好多报纸杂志,整天宣扬要推广民主、争取自由的观念。
五卅运动那会儿,陈云带头搞工人罢工,这事儿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也就是在那时候,他碰上了咱们党的同志谢鹏。经过谢鹏的引荐,陈云正式入了党,成了咱们的一员。他的任务是秘密地在各地发展咱们党的队伍。
后来,商务印书馆太招摇了,陈云就离开了那儿,跑到一个隐蔽的乡村地方,把自己的设备和伙伴们聚集起来。白天,他换上各种身份在社会上溜达,搜集各种消息。到了晚上,他就把搜集来的信息分门别类整理好,再换上不同的墨水印刷出来。
陈云利用报纸上的某个固定位置,把一沓沓报纸送到延安和组织的各个角落。这样做的好处是,万一报纸被敌人截了,他们拿到的信息也就那么点儿,根本猜不出咱们具体传的是啥重要消息。
不仅如此,陈云和大家一起努力,短短三个月里,就让上海大学、上海机关学院等地方的好多青年加入了我们的队伍。这些青年在学校里都是能带头、有担当的人。
只要确保后面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组织就不担心没法收集到社会各界的各种信息。
1931年那会儿,敌军打进了上海,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就在这时,陈云又收到了上级的指示。
这时候,上头安排他做了中央特科的领头人,还得去和一个在蒋家部队里,外号叫“雏鹰”的同志碰头。
这次要传递的情报是一把有特殊编码的扇子,扇子上面写的字其实暗示了敌人可能要在上海别的地方偷偷安排军队的计划。
离碰头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陈云心里头七上八下的,但脸上还是得装出一副没事人的样子。
到了中午十二点整,陈云在城门边上瞧见了“雏鹰”的身影。真没想到啊,这个“雏鹰”陈云其实早先碰见过,那是在五卅运动那会儿,两人曾擦肩而过。
可真让人意外,这次碰头,他们俩终于能面对面,用真身相见了。
瞧见陈云在那儿,雏鹰心里头琢磨着赶紧往前冲,但扭头一看,后面竟然有敌人跟了上来。
接着,雏鹰悄悄用一套暗号把扇子上的情报告诉了陈云,然后他就一个人把敌人给引开了。没想到,才过了短短两天,就听说他已经牺牲了。
到了那会儿,陈云整晚都睡不着,但他的行踪已经被人知道了。没办法,他只能赶紧走,五天后就去了中央苏区的革命根据地。
多亏了雏鹰和陈云带回来的情报,咱们军队在上海那边早早就悄悄布好了局。等敌军刚想摆开架势布防,咱们就先下手为强,把他们的美梦给打碎了。
说起这事儿,陈云和雏鹰同志那真是出了大力气了,功劳大大的。
【信息传送多艰难】
到了中央苏区以后,陈云跟着队伍一块参加了遵义会议,他还动手写了本叫《遵义政治局大会情况概述》的东西。没过多久,也就大概半年吧,陈云悄悄经过重庆、南京,又回到了上海,继续给咱们党干些隐蔽的活儿。
不过这回,陈云没在上海多待几天。
陈云在上海没待满俩月,就打包行李从那儿直奔莫斯科。他去跟共产国际的大佬们聊了聊,说了我们这边战场上的情况,还有遵义会议是怎么收尾的。一说到长征这事儿,共产国际的哥们儿全都挑大拇指,直夸咱们中国红军,那叫一个勇敢、果断,有魄力。
解放战争快结束时,蒋家军的败局已定,这时咱们国家就开始全力忙活经济复苏和各种事业发展了。
陈云是专门负责经济工作的一个五人小组里的重要一员。
不过,到了1959年,在举办那场关于战略方向调整的重要会议期间,陈云接到了共产国际的一个邀请,需要代表咱们国家去参加一个国际上挺关键的大会。
因此,组织上安排陈云先把重点放在国际会议上。这次的经济会议内容,会有专门的记录人员负责记下,等陈云一回到国内,就马上告诉他。那时候,陈云已经担任了国家副主席的职务,按道理说,所有事务他都应该参与进来。
事后,陈云翻阅了经济会议的概要,快速写下几条看法,然后交给秘书胡乔木,让他帮忙转给毛主席。做完这些,他就继续启程去东北了。
胡乔木觉得经济会议的商量结果已经板上钉钉,陈云的看法可能改变不了什么,所以几番考虑后,就把陈云的意见先搁到了一边。
大概过了半个月左右,毛主席突然间想起了要问问陈云对那次经济会议有啥看法。他本以为陈云可能还没整理完想法,但一打电话给陈云,才知道报告早就交给胡乔木了。这时候,主席不由得有点恼火起来。
他叫来了胡乔木,直接问道:“副主席那份报告,你咋还没交上来呢?你这秘书工作可有点不到位啊!”
这次事情让胡乔木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实际上,陈云对我国经济发展给出的建议非常重要,他提出的一些想法,到现在还在不同领域里闪耀着光芒。
而这些了不起的前辈英雄,真的是值得我们一辈子都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