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一开始,美国那边迅速行动起来,派人直奔台北,找蒋介石商量怎么“打回大陆”。
这么多年来,蒋介石心里一直惦记着反攻大陆这事儿。但在商量的时候,他说了句话,直接把那个美国人给惊到了。
蒋介石在中印战争那会儿到底咋说的?他对这事儿是啥看法呢?
【对印反击战和美国的态度】
聊到印度啊,其实一开始咱们跟印度的关系还行。就在新中国刚站稳脚跟没多久,印度就跟咱们建交了。
在联合国大会上,有个提案是说“要让台湾离开,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印度对此是站在支持的一边的。
尽管中印两国在边界划分上存在不同看法,但印度大体上还是遵循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但是,到了十年后的1959年,咱们和那边的国家边界问题越闹越大。结果,在1962年10月,咱们中国的军队实在没办法,只能发起了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
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新崛起的两个大国,它们之间的较量无疑牵动了全球的神经。往小了讲,这场较量只是两国间的事,但往大了看,它很可能会对整个亚洲的局势带来变动。
对印自卫反击战一打响,台湾那边立马就急了。
说实话,国民党撤退到台湾那会儿,心里头一直憋着个“重返大陆”的念头,从没放弃过。
那时候,国民党军还剩下五十多万兵马,人数上肯定是没法跟我们比的。但他们装备好啊,特别是有了美国的援助,国民党军的武器又上了一个台阶。
朝鲜战争打完后,蒋介石觉得时机到了,心里头又打起了“回到大陆”的主意。但没想到的是,这个念头很快就被美国那边给否了。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志愿军把美国军队给打败了,这事儿让美国人一直心里不痛快。
不过,美国人可不想再和中国闹出大规模的对立,那样对谁都不好,只会两败俱伤。因此,他们就把心思放在了如何牵制中国上,想方设法阻碍中国的发展,好保住美国自己老大的位置。
对于这事儿,蒋介石心里头那是相当失落,还直接闹开了,搞得他和美国那边关系挺僵。最后还是宋庆龄站了出来,帮两边把疙瘩给解开了。
到了1962年那会儿,印度那边就是没听咱们的劝告,硬是直接闯进了咱们国家的地盘。
印度这样挑衅,那些侵犯我们的敌人。
美国人瞅准了这个空档,觉得是个机会,而此时,对蒋介石来说,正是他采取行动的大好时机。
接着,美国那边火速派了太平洋舰队的老大费尔特,直飞台北的士林官邸,去见蒋介石,一起商量怎么“打回大陆”这事儿。
费尔特开门见山地讲:
蒋先生,说到咱们和印度的那事儿,你不觉得这正是你反击的大好机会吗?现在中印两边正打着呢,中国那边顾得上这头就顾不上那头。要是你打算动手,咱们绝对全力挺你到底。
费尔特这话说得挺透亮,美国这边呢,一边撺掇蒋介石动手,另一边也表态要帮蒋介石搞“反攻”。这主意,可是从美国总统那儿传出来的,没错儿。
那么,蒋介石会怎么应对这种情况呢?
【蒋介石出人意料的回复】
美国人都挺精明,他们心里清楚,蒋介石肯定意识到现在是个尝试“回到大陆”的良机,也了解蒋介石长久以来都有这个念头。
然而,原本坚持反攻的蒋介石,这时候却突然改变了想法。
蒋介石瞧了瞧旁边的费尔特,一本正经地说:
将军大人,您心里清楚,咱们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冲突,根源在于领土问题,这对中方来说,是个收复失地的大好机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我蒋介石是绝对不会搞偷袭,趁机去攻打大陆的。真要是这么干了,那我上对祖宗不敬,下对子孙后代也没法交代,会被后人一直骂下去的。
蒋介石心里头明白得很,就算他心里再怎么琢磨着“打回大陆”,现在也不是时候。要不然,那可就是自找麻烦,往大了说,就算勉强成功了,最后也捞不着老百姓的心。
翻译讲完后,费尔特眼里全是疑惑,他压根儿没想过蒋介石会蹦出这样的话,更没想到蒋介石会愿意错过这么好的时机。
说实话,费尔特没搞明白这事儿,就连站他旁边的陈诚也是一头雾水。
谈话进行了一个小时后结束,陈诚直接问蒋介石:“咱们是真的错失了那个超级好的机会吗?”
蒋介石稍微停了停,叹了口气,缓缓地说:
一年到头,我天天盼着能早点回去。但真的很难,虽说他们这几年经济上碰到了不少麻烦,可现在的国力和军力,早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就拿中印那次冲突来说,他们用的兵力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东北、华中、华东那边,大批军队都憋着劲儿呢。要是我们不小心行动,他们肯定会全力以赴来对付咱们。到那时候,别说我回大陆的梦想泡汤,就连现在站的这个小岛,说不定都得让人家抢走啊!
从这段话能明显感觉到,蒋介石不光怕“民心跑掉”,心里头还怵大陆的军事力量有多猛。
显然,真正重要的是实力说话!
实际情况就是那样,中印两国一开打,咱们军队跟砍瓜切菜似的,印度那边几乎没法抵挡。要是咱们一直往南推进,说不定现在这世界上就没印度这个国家存在了。
在中印冲突那会儿,蒋介石始终紧紧盯着战况的发展。
一天晌午,蒋介石得知印军的一个头头,旅长豪尔·辛格,被解放军给干掉了,他乐得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儿了。
得说说的是,辛格其实是在对印反击战里头,被我军干掉的印军里头官职最大的一个。
最后,蒋介石一听到中方军队自个儿撤走的消息,整个人都懵了,脸上露出沉思的样子。
这时候他心里到底咋想的呢?是在琢磨着没出兵是不是错了,还是觉得自己没出兵还挺明智呢?
中印边境冲突那会儿,咱们中国的边防战士有700多人为国捐躯,还有1600多人挂了彩,但最终还是咱们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蒋介石的“心机”】
说白了,美国在中印开打那会儿找蒋介石聊天,就是把老蒋当作一枚“棋子”来用。
蒋介石心里头其实也很明白这一点。
蒋介石对美国可不买账,觉得他们老谋深算。这么多年来,美国答应他的那些事儿,到头来全成了空谈,一件也没兑现。
另外,那些霸道的美国人还对蒋介石指指点点,想插手他的政治事务。蒋介石这人吧,自尊心和控制欲都特别强,美国人的举动简直就是往他火坑里添柴,踩到了他的雷区。
因此,在蒋介石心里头,美国人这时候提议他“打回大陆”,简直就是拿他当枪使,让他去当替死鬼。
再说一遍,之前也说了,咱们中国军队的反击那是合情合理的,就是对印度侵犯咱们国土的一个直接回应。这场仗,也是赢得了全国老百姓的一片叫好声。
如果蒋介石在这个时候选择“攻打大陆”,引发内战,那他肯定会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鄙视。
咱们瞅瞅美国那边是咋想的。
美国口口声声说要给印度提供援助资金,但实际上呢,给的那点钱少得简直可怜。说白了,美国压根儿就没打算真心实意地帮印度。
所以,在中印战争那会儿,咱们中国军队才能迅速搞定战斗,没费多少时间。
美苏虽然处于冷战时期,但两国有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都不想让第三个大国冒出来。它们心里都明镜似的,多一个强大国家可没啥好处。两边都盯着呢,生怕有个第三者搅局,打破现有的平衡。所以,虽然彼此不对付,但在这件事上,它们的想法倒是一致。
中国跟印度,不管哪一个国家要是崛起了,美苏两国都不会乐意看到。因此,哪个国家要是变得强大了,他们就会打压哪个,这已经是美国的老套路了。
这场交锋,让全球都领略到了中国军队的非凡战斗力,而且,也让印度军队颜面尽失。
美国觉得,中国军队和印度军队的战斗力相差挺大,他们更倾向于看好印度军队。
那时候,中国被全世界给晾在了一边,加上国内又碰上自然灾害,经济发展真的是举步维艰。
印军相当机灵,他们在美苏之间灵活周旋,从两边都搞到了不少先进装备。印度这个国家块头也不小,跟周围那些小国闹矛盾动手时,基本没怎么吃过败仗。
印度老想着把自己打扮成个大国的模样,可能他们自己心里都当真了,以至于在中印边界上敢搞挑衅。
从美国的角度看,中印之间的冲突可能会拖上好一阵子,说不定还会变成一场持久的拉锯较量。
那时候,美国就能坐收渔翁之利,看着别人争斗,自己捞好处了。
不过,美国在1962年的小计谋没能得逞,中国给印度和美国都好好“示范”了一下。
那么,战争爆发前,蒋介石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说实话,蒋介石对印度军队挺有了解的。印度那边虽然有不少长处,像是资源挺丰富、后勤挺给力,还有美苏在背后撑腰。
不过,按蒋介石的想法,印度军队要想打败中国军队,那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
实际情况已经表明,仅仅用了短短一个月,咱们中国的军队就让印度吃了大败仗。要是蒋介石那时候选择反攻大陆,那结果不用说,大家心里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