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首发阵容引争议,音乐话语权代际转移?

机智的柑桔哦 2025-03-15 04:54:40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组《歌手2025》的名单,有陈楚生、白举纲、单依纯、薛凯琪和时代少年团马嘉祺,其中前两位是官方确认选手,后面几位尚有不确定性。但从之前的经验来看,网传的消息大部分都不是空穴来风,很大程度上会被准确验证。

如果网传名单是真的,那这个阵容可以称作是“综艺咖团建”了,与“华语乐坛顶尖水平”的定位相距甚远。虽然单依纯、马嘉祺在同龄歌手中都是佼佼者,但毕竟略显稚嫩,尤其马嘉祺,声音里都还有稚气。

薛凯琪在大陆的知名度也是参加了浪姐之后才起来的,观众熟悉的作品并不多,而且她出圈的更多也是八卦新闻和外在形象,完全遮盖住了硬实力。

名单刚传出来的时候,也确实引发了热议,被许多乐评人称作“最没有存在感”的一季。

但湖南卫视可不是一般的电视台,他们太会搞营销了,无论请什么样的阵容,都一定有他们的道理,那么底层逻辑和套路会是什么样的呢?又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做营销呢?

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以来,已经举办了9季,来了100多位华语乐坛的顶尖歌手,他们有的是极具国民度的天王天后,有的是风靡全国的选秀冠军,有的是之前被埋没的黑马,每一季都会有阵容上的惊喜和演唱的名场面。但节目一直在办,但实力够格的“老将”总共就那么多,能办成9季已经十分难得。细数愿意参加节目的实力派,总共就那么多,就这9季下来,都有参加两次的歌手,所以传统认知的“实力派”和“镇场子”老将,总会被“用尽”。

其实这个现象在《歌手2024》“英子保卫战”时,从申请出战的歌手们就看出来,全都是上过节目的“熟面孔”。而且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异常发达的今天,要想再冒出邓紫棋、赵雷这样的“黑马”歌手,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所以,按照之前的路子继续做《歌手》,已经不可能了。

但《歌手》依旧是观众最喜欢的音乐类综艺之一,节目组肯定不想轻易放弃关注度,也不想辜负观众的期待,面对这一困境,就要积极求变。而这一意图,早在2020年的《歌手当打之年》,也就是最后一季《歌手》,就很明显了,那就是向阵容年轻化转型。用“当打之年”这样的限定词,邀请的全都是90后、95后、00后的佼佼者,周深、毛不易、华晨宇、太一等,甚至还试水了网络歌手隔壁老樊。这些歌手大部分都是都是兼具实力和流量的,形象正面,口碑好。

《歌手2024》重启,一方面承担了太多观众的期待,一方面直播的竞演形式、极具争议和流量的那英、海拉阿木,以及层出不穷的营销悬念,让整季节目霸占了几乎所有网络平台的热度,每期节目播出都会有好几个大爆的词条。

而重启后第一次的成功,就为第二季的开启奠定了许多优势条件。所以,湖南卫视这次应该会彻底改革。

节目第一季到现在已经12年,歌坛中坚力量和节目受众早已迭代。当90后、00后歌手成为舞台主角,当“养成系”偶像与 OST 大户同台竞技,这场看似充满槽点的音乐实验,或将重塑华语乐坛的价值坐标系。

观众心里所谓的“综艺咖”标签、“镇场缺失”的质疑,恰恰是传统音综思维的惯性投射。

作为时代少年团成员,马嘉祺为其偶像身份常被等同于“业务能力不足”,但在《声生不息・宝岛季》中,他与告五人合作的《爱人错过》播放量破亿,全开麦Live 表现也获得了乐评人的认可。这种“偶像歌手”与“实力唱将”的身份撕裂,恰恰是湖南卫视可以利用的话题张力。节目组完全可以设置“偶像歌手能否突破流量桎梏”的辩论议题,通过直播弹幕互动、乐评人犀利点评等形式,将争议转化为传播势能。

陈楚生、白举纲等“综艺常客”的加入,实则是对“音乐综艺化”的反向解构。在《快乐再出发》中,陈楚生的民谣叙事能力已获验证;白举纲在《披荆斩棘的哥哥》展现的摇滚爆发力,证明综艺经验可以转化为舞台表现力。节目组若能将他们的综艺感与音乐专业性结合,打造“音乐综艺新范式”,或许能开辟不同于传统音综的叙事路径。

如果网传“期期淘汰”的赛制属实,湖南卫视可能借鉴《浪姐》的生存战逻辑,将选手的心理状态、临场应变能力转化为叙事素材。单依纯在《中国好声音》的夺冠经历,与马嘉祺从练习生到偶像的成长轨迹,形成“科班出身”与“养成系”的鲜明对比,并放大两者的差异化表现,制造“学院派”vs“野生派”的对抗叙事。

国际元素的引入将延续“音乐无国界”的主题,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季节目组还会继续要请国际歌手加入,如果咖位足够大,或者像凡希亚一样黑马惊喜,也将会是节目一大看点。

而流量歌手为主的阵容,营销传播方式将会从“内容”转向“社交”。湖南卫视擅长的“表情包营销”也将升级为“人设符号化”战略。毕竟现在的阵容除了陈楚生,国民度都不是很高,放在这样一个收视极高的舞台上,所有人身上的特质都会被放大讨论,是“贴标签”最好的契机。

这场“新生代”的集体登场,本质上是华语乐坛话语权的代际更迭。当 00 后观众成为收视主力,节目需要更贴近他们的审美体系。单依纯的R&B转音、马嘉祺的音乐剧唱法,都在尝试突破传统流行音乐的框架。

补位赛制可能成为平衡阵容的关键,若后续呼声很高的王力宏可以加入,那么一定会将节目热度推向另一个高度,而发这种“代际对话”既能满足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审美需求,又能引发关于“华语乐坛传承”的深度讨论。

这场“新生代”的集体登场,本质上是华语乐坛话语权的代际更迭。当00后观众成为收视主力,节目需要更贴近他们的审美体系。单依纯的R&B转音、马嘉祺的音乐剧唱法,都在尝试突破传统流行音乐的框架。

通过赛制革新、叙事创新与社交裂变,节目组正试图构建一个“专业与流量共生、传统与创新对话”的音乐生态。当马嘉祺的《雪落》与陈楚生的《有没有人告诉你》在同一个舞台响起,我们或许会发现:所谓“镇场子”的老将,不过是时代选择的代言人,而真正能跨越代际的,永远是打动人心的音乐本身。

0 阅读:432
评论列表
  • 2025-03-17 21:06

    这个节目办了那么多届,最惊艳的只有林志炫和邓紫棋

  • 2025-03-15 15:35

    综艺熟脸,没有高音,注定审美疲劳。

机智的柑桔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